测量方案(修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工程包括【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和【江泰路站~跃进村站】两个盾构区间,分别位于番禺区和海珠区。【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盾构区间】线路从会石区间轨排井开始后向西南延伸,下穿密集鱼塘群、过石壁站,继续向西南穿越浅埋密集鱼塘群,后到达广州新客站,盾构机解体、吊出、转场至江泰路站;【江泰路站~跃进村站盾构区间】线路从江泰路站出发沿江南大道向北至跃进村站。本标段隧道盾构区间是双圆形隧道区间。 【会石区间轨排井~广州新客站盾构区间】里程范围为:左线ZCK0+743.344~ZCK1+473.480,长730.262m(含长链0.126m),ZCK1+648.480~ZCK1+938.573,长290.093m;右线:YCK0+743.670~YCK1+473.480,长729.81m,YCK1+648.480~YCK1+942.900,长294.42m。本区间包括2个盾构隧道区段,1个联络通道。 【江泰路站~跃进村站盾构区间】里程范围为:右线 YCK12+915.9~YCK13+637.61,长721.71m,左线ZCK12+915.9~ZCK13+637.61,长722.287m(含长链0.577m)。本区间包括1个盾构隧道区段,1个联络通道。 二、编制依据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三、工程施工测量内容 3.1、地面控制测量 3.1.1、平面控制点复测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四等导线测量,在始发井附近布设附合导线网,技术要求:测角中误差≤±2.5″,测回数Ⅱ级全站仪为6测回,方位角闭合差5√ n,每边测距中误差≤±6mm,测距相对中误差≤1/60000,全长相对闭合差≤1/35000,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8 复核业主提供的一级导线点EBCJ003~EBCJ009 及高创鞋业8个点;一级导线点EBCJ047~EBCJ042及EBCJ053点7个点,复测结果符合精度要求并上报。 3.1.2、高程控制点复测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城市水准二等水准,在始发井附近分别加密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保证始发井至少有3个城市二等水准点。其技术测量要求:视距≤60m,前后视距差≤1.0m,前后视距累计差≤3.0m,基辅分划度数差≤0.5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0.7mm,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3.0mm,间歇点高差之差≤1.0mm,往返较差、符合闭合差为±8 业主测量队提供的二等水准点地Ⅱ2-69、地Ⅱ2-67、地Ⅱ2-66、地Ⅱ2-33、地Ⅱ2-60、地Ⅱ8-3、地Ⅱ8-4共7个点,高程控制点复测采用Ⅱ等水准测量。复测结果符合精度要求并上报。 复核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无误后在沿线布设加密附合导线网和加密附合水准路线,保证在始发井和吊出井附近都分别至少有3个精密导线点和3个精密水准点。 3.1.3、地面控制网的布置要求 3.1.3.1、精密导线在两站端应考虑同时有3个以上的导线控制点,能直接与地面趋近导线通视联测;沿线布设若干个Ⅱ等水准点,两端头井附近,必须设立3个以上Ⅱ等水准点,以便作隧道井下的传递高程控制。 3.1.3.2、精密导线的布设,既要满足隧道控制测量的要求,同时也作地面环境变形监测的依据。 3.2、联系测量 联系测量要求 在端头井附近埋设稳定的地面导线控制点,采用固定观测墩,选点根据井深、井宽及现场情况而定,有条件直接投线时,应将端点直接放样至隧道(盾构)推进主方向线上,并在该推进方向上沿直线埋设一系列的方向控制点,以便将地面点的坐标直接引测到洞口(投线垂直角应<30°)及井下。 3.2.1、一井定向 在始发井通过联系三角形定向测量把地面坐标和方向传递到洞内。由于竖井定向的精度直接决定了地铁的贯通精度,要保证地铁的贯通,需要在地面和洞内建立统一平面坐标系统。因为始发井完全可以保证两悬吊钢丝间距远大于5m,所以完全可以通过联系三角形定向把地面的坐标和方位导入井下,容易保证精度。同时保证定向角接近零;距离比值达到最佳;用联系三角形传递坐标方位角时,选择经过小角的路线。角度观测采用全圆测回法观测六测回,测角中误差在±2.5″之内。边长测量采用全站仪测量反射贴片的方法。每次独立测量三测回,各测回较差在地上小于0.5mm,在地下小于1.0mm。地上地下测量同一边的较差小2mm。每次至少导入4个导线点,联系测量分别于始发和隧道掘进150m、300m、掘进至单向长度的1/2处和距贯通面150m~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