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活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生活中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公共生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共生活应当文明,公共生活应当有序,公共生活应当诚信,公共生活应当健康等等,这就凸显了公共生活中道德的重要性。 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 如何遵守社会公德? 一、社会公德含义及其特点 1、社会公德含义 指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社会公德的作用 社会公德通过社会舆论评价和人们良心的自省来提高人的思想和觉悟,从而提高人们遵守公共生活中的秩序的自觉性,因此,它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具有无可替代性。 3、社会公德的特点 基础性 继承性 广泛性 简明性 (一)文明礼貌 (二)助人为乐 (三)爱护公物 (四)爱护环境 (五)遵纪守法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 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 2、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窗口”。 案例:外国人的社会公德 新加坡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抛杂物、随地吐痰,禁止在地铁里吃东西。 案例2: 中国人的社会公德 如何提高国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水平? 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一)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1.公民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社会风气有所改善 2.社会公德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2.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 3.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 4.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5.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 (三) 措施 1.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3、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窗口”。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主要影响 (1)积极影响: 拓宽知识来源,促进专业学习;信息内容丰富,开阔学生视野;方便信息交流,增强思想沟通。 (二)网络道德的含义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而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主要影响  (1)学生上网频繁,网络前景乐观;拓宽知识来源,促进专业学习;信息内容丰富,开阔学生视野;方便信息交流,增强思想沟通 (2)伦理规范滞后,道德建设迫切;信息污染严重,优化环境迫切;价值多元选择,思想引导迫切。 所以,网络空间是双刃剑!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提倡网络自律建绿色网络 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网瘾的危害: 理科状元四次高考 沉迷网络被退学 2003年,张非在岳池一中考上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因迷恋上网误了学业,被北京大学退学。此后,张非到南充十一中学习,再备高考。2005年高考,张非以703分的成绩并列南充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但张非却再次深陷网络,被清华大学退学。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总之,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全新概念时,不能忘记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网络的各种优点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生活,网络生活只能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网络具有与虚拟世界时空连接的功能,但是这种虚拟是无法取代现实的。 脮齖臮潼巧鰱乹蹠錩階輽靾敾痿瓟蕃踃贁籪鉉戂郩洵败竝逝鮠蜤堞摸慵僪賱肭繦刍諿階犬謯啵赉攋保庐霏逥偍蒨時犄鈪樲惨亚枤蕼孜莟擌昃兇垖閙遅辸埏悑驊孱囉枸賺罕嵐墋瀎荆楬創趩

文档评论(0)

189****6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