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6 自适应均衡技术 图 1-39 自适应均衡基本原理图 设X1j、X2j、…、Xnj为接收端获得的来自于不同传输路径的发送信号, 它们分别通过带有自动调整抽头的增益器的增益后, 再进行叠加, 只要各增益器的自动调整抽头增益值Ci设置合理, 就可使输出响应的码间窜扰最小, 从而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接收信号yj。而增益值Ci的调整是以输出yj与所希望的值dj进行比较而获得的误差ej为依据的。用ej去控制Ci, 以使Ci逐步达到一定准则下的最佳值C*。计算最佳值C*所依据的准则和导出更新抽头系数Ci的算法是实现自适应均衡器的关键。 实际情况下, 由于无线信道的不断变化, 自适应均衡器的抽头系数要随着输入信号序列{Xk}的变化而进行不断的调整, 从而能够跟踪信道的变化, 使输出信号序列与发送序列最为接近, 以消除因信道特性不理想而引起的码间窜扰。 根据均衡的特性对象不同, 均衡可分为频域均衡和时域均衡两种。频域均衡是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总传输函数满足无失真传输的条件, 频域均衡往往分别校正幅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 时域均衡就是从时间响应的角度来考虑, 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冲激响应满足无码间窜扰的条件。频域均衡多用于模拟通信, 时域均衡多用于数字通信。 根据均衡器的线性特性不同, 均衡可分为线性均衡和非线性均衡两种。线性均衡器一般适用于信道畸变不太大的场合, 也就是说, 它对深衰落的均衡能力不强, 故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都采用即使是在严重畸变信道上也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的非线性均衡器。但由于许多均衡器都是以线性横向滤波式自适应均衡器为基础的, 因此本书仅给出它的原理框图, 如图1-40所示。 非线性均衡器有判决反馈均衡器 (DFE,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和最大似然序列估值器(MLSE, 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Estimator)等。 图 1-40 横向滤波器 图 1-41 横向滤波器判决反馈均衡器 自适应均衡器通常工作在两种模式, 即训练模式和跟踪模式。 图1-42为判决反馈均衡器的工作模式示意图。在训练模式, DFE的开关置于A点, 发端发送一个接收端已知的序列来使均衡器迅速收敛, 完成抽头增益的初始化。 具体来看, 在训练过程中, 将已知的接收序列Y(n)送入均衡器, 均衡器的输出信号为I(n), 然后将本地参考训练序列IR(n)与I(n)相减, 求得误差信号e(n)=IR(n)-I(n), 再利用e(n)并根据自适应抽头算法调整抽头增益。 在跟踪模式, DFE的开关置于B点, 其误差信号e(n) =I(n)-I(n), 自适应算法根据e(n)调整抽头增益, 以适应信道的变化, 消除码间窜扰。 ^ 图 1-42 判决反馈均衡器的工作模式 1.6.7 交织技术 图 1-43 交织过程示意图 交织的排列方式可以有多种方案, 但在具体情况下究竟采用何种方案, 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及参数: (1) 信道参数电平通过率。 (2) 平均衰落持续时间。 (3) 衰落持续时间分布。 (4) 纠错能力。 (5) 编码种类。 1.6.8 分集技术 1. 定义 分集技术(Diversity Techniques)是一种利用多径信号来改善系统性能的技术。其理论基础是认为不同支路的信号所受的干扰具有分散性, 即各支路信号所受的干扰情况不同, 因而, 有可能从这些支路信号中挑选出受干扰最轻的信号或综合出高信噪比的信号来。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移动通信的多径传播特性, 在接收端通过某种合并技术将多条符合要求的支路信号合并且输出, 从而大大降低多径衰落的影响, 改善传输的可靠性。对这些支路信号的基本要求是: 传输相同信息、具有近似相等的平均信号强度和相互独立衰落特性。 2. 分类 从大范围来讲, 分集技术可分为隐分集和显分集两种。 隐分集是指分集作用含在传输信号中, 在接收端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实现的分集。它包括交织编码技术, 跳频技术等, 一般用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显分集指的是构成明显分集信号的传输方式, 多指利用多副天线接收信号的分集方式。人们经常提到的分集技术大都指的是显分集。 按照主要目的不同, 显分集又可分为宏(macroscopic)分集和微(microscopic)分集两种。宏分集是以克服长期衰落(即慢衰落)为目的的, 一般只应用于蜂窝通信系统中, 亦称多基站分集。其做法是把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和在不同方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开屏的孔雀》少儿美术PPT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pptx VIP
- 四张纸-如何做好优莎纳事业.doc VIP
- sucgodwork天工软件2017 godwork_说明eos操作手册20170821.pdf VIP
- Unit 3 Developing ideas Just A Brother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管道介质色标.doc VIP
- 《室内天麻种植技术》(室内怎样种植天麻).pdf VIP
-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docx VIP
- 2025年骨干教师笔试试题及答.docx VIP
- 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试卷及答案.doc VIP
- 慢性盆腔炎治疗进展及护理.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