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H1111101 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学 分:2*1=2 学 时:32*1=32 授课对象:全院所有专业 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文学文本为依托,系统地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型、现象、成因及其影响,使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鉴赏力;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人文素质与综合思维能力,造就其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使之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文化的寻根意识与民族使命感,提升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 预修课程:基本语文知识 教 材:已获教材立项,目前正在编写。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H1111101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或第二学期 总 学 分:2 总 学 时:32学时(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0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教育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人文素质课。 本课程以文学文本为依托,系统地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型、现象、成因及其影响,使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培养学生比较深厚的人文素质与综合思维能力,造就其完美的人生品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之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 第一讲 《周易》的哲学观 1、《周易》哲学本体论(世界起源)(理解) 2、《周易》的变化观(理解) 3、天人合一、中和之美(掌握) 重点:天人合一、中和之美 难点:《周易》的变化观 第二讲 孔子及儒家思想 1、孔子其人(了解) 2、儒家思想的体系、核心(掌握) 3、儒家价值观(掌握) 4、道德观与人格修养(掌握) 重点:儒家思想的体系与核心、儒家价值观 难点:道德观与人格修养 第三讲 老子及道家思想 1、老庄简介 (了解) 2、道家思想核心——处世哲学(理解) 3、审美特质、生态观(理解) 重点:处世哲学、生态观 难点:审美特质 第四讲 史官文化 1、先秦历史散文简述(了解) 2、司马迁的经历及人格境界(掌握) 3、《史记》在文学和史学上的影响 (理解) 4、二十四史简介(了解) 重点:司马迁的经历、《史记》的影响 难点:司马迁的人格境界 第五讲 古代文学发展流脉[Ⅰ] 1、《诗经》文化价值(掌握) 2、屈原与《楚辞》(掌握) 重点:《诗经》文化价值、楚文化与《楚辞》 难点:屈原的爱国情怀 第六讲 古代文学发展流脉[Ⅱ] 1、汉赋(了解) 2、唐诗(了解) 3、宋词(了解) 4、元曲(了解) 5、明清小说(了解) 重点:各种文学样式的成因、特点及相沿 难点:诗、词、曲三者比较 第七讲 宗教文化 1、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 2、佛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 重点:道教和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难点: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八讲 汉字文化 1、文字的起源(了解) 2、“六书说”(了解) 3、汉字的发展流变(掌握) 4、汉字的特点与优势(理解) 重点:汉字的发展流变、汉字的特点 难点:汉字的优势 第九讲 礼仪文化 1、《周礼》、《仪礼》、《礼记》等礼书(了解) 2、婚礼(《士昏礼》《关雎》)(了解) 3、孝敬双亲与尊敬师长之礼《孝经》(掌握) 4、“和而不同”的待人接物之礼(理解) 重点:《孝经》与“孝” 难点:“和而不同”的内涵 第十讲 饮食文化 1、茶文化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