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3G移动通信实验(实验8)-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性能仿真与分析.doc

杭电3G移动通信实验(实验8)-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性能仿真与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 州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xx 学 号:13xxxxxx 指导教师:xxx 实验地点:1教108 实验时间:2016.6.2 一、实验室名称:1教108 二、实验项目名称: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性能仿真与分析 三、实验学时:3 四、实验内容: 1、使用Matlab(或者C语言)仿真QPSK调制解调过程和直接序列扩频解扩过程; 2、仿真不同信噪比条件下QPSK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误码率; 五、实验步骤: 编程产生周期长度为63的m序列。; 产生随机发送信息,并分别进行QPSK调制; 采用m序列作为扩频码,产生扩频信号发送信号; 对扩频发送信号加入白噪声,得到接收扩频信号; 对接收信号进行解扩; 对接收信号进行QPSK解调; 通过蒙特卡洛方法,仿真系统误码率,画出误码率曲线。 六、实验结果: 程序代码: %产生周期长度为63的m序列 %本原多项式为(65)16=1100101 %N=2^r-1=63,r=6; clear all; clc; close all; r=6; %移位寄存器个数 N=2^r-1; a1=ones(1,r); %移位寄存器初态 m1=zeros(1,2^r-1); %生成的m序列 for i=1:(2^r-1) a1=[mod((a1(5)+a1(2)),2) a1(1:r-1)]; m(i)=a1(r); end %QPSK调制 j=sqrt(-1); source_data_real=randint(1,63); source_data_imag=randint(1,63); source_data=source_data_real+j*source_data_imag; %j*randint(1,N); source_data=source_data*2-(1+j); data2 = m1.*source_data; %QPSK扩频调制 SNR=[-5 1 5 15 20]; for i=1:length(SNR) Y(i,:)=AWGN(data2,SNR(i)); data3=m1.*Y(i,:); %解扩 %QPSK解调 %实部解调÷ rx_re_real=real(data3); rx_re_real(find(rx_re_real0))=1; rx_re_real(find(rx_re_real0))=0; %虚部解调 rx_re_imag=imag(data3); rx_re_imag(find(rx_re_imag0))=1; rx_re_imag(find(rx_re_imag0))=0; %计算误码率 num_error_real=sum(abs(rx_re_real-real(source_data))); num_error_imag=sum(abs(rx_re_imag-imag(source_data))); num=num_error_real+num_error_imag; err_bit(i)=num/(length(source_data)*2);%误码率 end; plot(SNR,err_bit,*-); grid on; 由图可知,SNR越大,QPSK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误码率越小。 六、总结及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加深了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理解,学会了用Matlab语言构建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模型;学会了使用Matlab对QPSK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在AWGN信道下性能进行基带建模和仿真,并进行分析。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