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NG槽车卸液操作规程
卸车准备:
1)将设备模式调整为卸车模式。
2)观察储罐内的气相空间压力,判断是否需要对槽车进行均压。如果储罐内压力高于槽车压力0.4Mpa以上时则对LNG槽车进行步骤1操作,如果储罐内压力不高于槽车压力0.4Mpa以上,则直接进行步骤2操作。
储罐对槽车均压:
用气相软管连接LNG储罐与槽车的气相口,先打开槽车放散阀门,然后缓慢打开LNG储罐的气相口阀门,对软管进行吹扫,吹扫完毕后,关闭放散阀门,打开槽车的气相口阀门,用LNG储罐的气相压力对槽车进行均压,直至储罐与槽车内气相压力平衡,然后关闭LNG储罐与槽车的气相口阀门,打开槽车放散口阀门对管道内残存气体进行排放。(注意:如储罐压力高,当槽车压力均压快要到达0.7Mpa(0.65-0.69Mpa)时,关闭槽车及储罐的气相口阀门,打开槽车的放散口阀门对管道内的残存气体进行排放。)排放完毕后,关闭槽车气相口阀门。拆除气相软管与储罐的气相口连接。
槽车增压器管路、槽车卸液管路连接及吹扫:
将槽车气相口、液相口与气化增压器可靠连接,打开槽车气相口放散阀,缓慢打开槽车的液相口阀门,让少量LNG液体通过液相管流入气化增压器,对增压器管道进行吹扫。槽车出液口与储罐进液口可靠连接,打开储罐装液口放散阀,缓慢打开槽车的装卸液口阀门,让少量LNG液体通过液相管流入连接软管,并利用天然气对管道进行吹扫。
储罐压力较高时放散:(因LNG液温度而异)
卸车前,观察均压后的储罐压力,如果储罐压力高于0.5Mpa,需将储罐压力放散降至0.5Mpa。
槽车增压与卸车:
打开槽车气相口阀门,缓慢打开槽车的液相口阀门,让少量LNG液体通过液相管流入气化增压器,通过增压器对槽车增压操作,增压时操作员应实时观察槽车内的压力变化情况,当压力升至0.65Mpa时,立即关闭液相口阀门,打开槽车出液口和储罐进液口阀门,使LNG进入储罐,同时启动潜液泵进行卸液。
顶充与底充的选择:
卸车时,储罐的进液方式应根据储罐内LNG的温度及压力与槽车内LNG液体的温度及压力的实际情况而定。当储罐内LNG压力较高时,采取顶充;当储罐内LNG压力较低并且压差较大时,可以同时开启顶充及底充。
卸车过程中注意事项:
卸车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及时观察储罐与槽车内压力变化、实时对槽车进行补压操作。当储罐压力接近槽车压力时(压力值接近0.65Mpa),则需关闭底充 只开启顶充并对LNG储罐压力进行放散,LNG储罐压力散至0.5Mpa时,停止储罐放散,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槽车卸车完毕。
放散及拆卸管线时应注意现场风向并派专人进行现场监护,阻止外来车辆驶入卸车区域,以保证卸车过程安全。
卸车完毕后拆卸管路:
卸车完毕后,首先关闭储罐的进液阀门、槽车出液阀门、气相口及液相口阀门,然后打开槽车的放散口阀门,对管道内残留气体进行放散,放散完毕后关闭放散阀门,拆除槽车与储罐的连接软管,现场将软管及气化增压器收整至指定位置。
注:当槽车液位 接近8吨时 槽车与储罐压力差额 需保持在0.25Mpa以上 并关闭底充 进行卸液。 此外: 槽车液面在低于8吨时 严禁更换卸液储罐,以防止拉运的LNG液体残留在槽车内无法卸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