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刷设备(三)资料文档
第六章 单张纸印刷机的收纸装置 要求: 收齐堆齐纸堆,不能损伤和蹭脏印刷品; 能不停机收纸,提高效率; 能适应高速印刷需要,同时要便于安全取样。 组成: 出纸机构、齐纸机构、收纸台升降机构、辅助装置。 第一节 出纸系统 一、收纸滚筒 1、传统防污式2、点接触防污式 3、表面特殊处理式 4、气垫式 二、收纸链条咬牙排 三、链条松紧的调节 一般调节到从收纸部分能够向上提起链条2~3cm为宜。 四、收纸交接时间的调节 要求收纸咬牙比滚筒咬牙少咬纸1mm,即咬牙距离滚筒边口约1mm。 五、收纸咬纸牙 1、咬纸牙结构轻型化; 2、合理控制咬纸牙咬纸力,一般仅为压印滚筒咬纸牙的1/5~1/4。 3、收纸咬牙咬力的调节 转动调节螺钉1,调节完成后用螺母2锁紧。如果力量不够,还可以通过锁紧3的相对位置来完成。 第二节 链条咬牙的传纸速度 一、利用收纸链轮减速 二、利用双导轨减速 三、吸气轮减速机构 四、风扇吹风减速装置 五、印刷机印速与放纸时刻 第三节、齐纸机构和纸台升降机构 一、齐纸机构 松开螺钉3可以左右移动,松开螺钉2可以前后移动。 二、纸台升降机构 第四节 辅助装置 5、副收纸板装置 第七章 单张纸胶印机的水墨装置 第七章 胶印机的水墨系统 §7.1 输墨系统 一、输墨装置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二、供墨装置及其调节 三、匀墨装置及其调节 四、着墨装置及其调节 §7.2 润湿系统 §7.1 输墨系统 一、输墨装置的组成及性能 1、输墨装置的作用 及时、适量均匀的为印版涂布油墨 ①将油墨打匀以符合印刷条件 ②在印版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油墨 ③将从印版上带来的部分润版液蒸发掉 ④将版上外来的颗粒拣起,保持系统清洁 §7.1 输墨系统 2、输墨装置的组成 (1)组成 供墨、匀墨、着墨 (2)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供墨 组成:墨斗、墨斗辊、传墨辊 作用:贮存油墨并将之传给匀墨部分 —匀墨 组成:匀墨辊、串墨辊、重辊 作用:将油墨变成薄而均匀的墨层 —着墨 组成:着墨辊、着墨辊压力调节和起落机构 作用:向印版涂布油墨层 输墨装置的组成 §7.1 输墨系统 3、性能指标 (1)匀墨系数 匀墨部分墨辊(串墨辊、重辊、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Ky 意义:反映将油墨迅速打匀的能力 §7.1 输墨系统 §7.1 输墨系统 设转移墨量μ,剩余墨层厚度为δ0,各辊墨层厚度为δ1~δ7,列方程组 δ7+δ5=2δ6 δ6+δ4=2δ5 δ5+δ2=2δ4 δ4+δ0+μ=2δ3 δ3+δ1=2δ2 δ2+δ0=2δ1 δ1+δ3=2(δ0+μ) 解方程组: δ1=δ0 +0.5μ δ2=δ0 +μ δ3=δ0 +1.5μ δ4=δ0 +2μ δ5=δ0 +3μ δ6=δ0 +4μ δ7=δ0 +5μ (2)着墨率 着墨率:各着墨辊单独供给印版的墨量与印版总着墨量的百分比称为该着墨辊的着墨率,用ai表示: 前两根(靠近水辊)主要起着墨作用,着墨率大;后两根主要起匀墨和收墨作用,着墨率小。 辊数相同,图a从匀墨辊A传入油墨,图b从匀墨辊B传入油墨,墨层厚度计算结果 : δ1=δ0 +(3/12) μ δ2=δ0 +(6/12) μ δ3=δ0 +(9/12) μ δ4=δ0 +μ δ5=δ0 +(5/12)μ δ6=δ0 +(10/12μ δ7=δ0 +(11/12μ δ8=δ0 +μ 印版上总墨量δ0+μ 剩余墨量δ0,总着墨量∑Ai=μ。 第一根辊着墨量为A1=δ1 -δ0,依次类推 A2=δ2 -δ1 A3=δ3 -δ2 A4=δ4 -δ3 A5=δ5 -δ0 A6=δ5 -δ5 A7=δ7 -δ6 A8=δ8 -δ7 (3)墨辊上墨量的分配规律 各墨辊间墨层厚度以一定的比例出现。 依照墨辊顺序出现的墨层厚度增减,只有在油墨传递时出现,不印刷时,各辊墨层厚度相等。 墨辊排列不同,墨层厚度分配不同。 印刷中途改变印版的供墨量或开始印刷调整供墨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 墨辊数量少,改变印版供墨量的印刷过渡过程将缩短。 §7.1 输墨系统 二、供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间歇式供墨装置 (1)结构 墨斗、墨斗辊、墨斗刀片、墨斗螺钉、传墨辊 (2)机构传动 (3)工作原理 (4)墨量调节 间歇式供墨装置的机构传动 传墨辊在墨斗辊和串墨辊之间作往复摆动以传递油墨 传墨辊:摆动转动,凸摆,摩擦 间歇供墨装置的工作原理 (4)墨量调节 A、整体供墨量 a、改变墨斗辊转角 b、调节传墨辊每次与墨斗辊接触时间长短和压力大小 c、调节墨斗刀片与墨斗辊间隙 B、局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x
- 医养中心营销策划方案.pdf VIP
- 2025年医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报告: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 电气设备-独家解析-特斯拉4680电池结构与工艺设计-杭州车知知.docx
- 民族团结进步.pptx VIP
- 【OBE课程改革】《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pdf VIP
- 武汉地区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成井方法、基坑工程连通性抽水试验、降水水位计算与预测、回灌试验技术要求.pdf VIP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docx VIP
- 【完整版】视频会议系统_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x VIP
- 国新基金组织架构.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