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习题温习明清经济地辉煌与迟滞.pptVIP

高三专习题温习明清经济地辉煌与迟滞.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专习题温习明清经济地辉煌与迟滞2013.11.22

传统经济发展的辉煌 近代经济过渡之迟滞 中华民族落后之国殇 * * 明清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引言:门多萨和马戛尔尼的中国印象 门多萨 马戛尔尼 西班牙人,虽然从未到过中国,但通过研读传教士从中国带回去的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中华大帝国史》。 英国人,曾率领庞大的英国使团来到中国,并向中国提出通商要求,遭到乾隆帝的拒绝。 材料一 中国农田管理得很好,没有一块荒弃的土地,一块块耕田错落有致,犹如花园。矿产也很丰富。中国出产的手工艺品极为精致。中国商业发达,买卖兴盛。货币种类繁多,金、银凭重量使用,而没有一定式样的金币或银币。这是世界上最富饶、而物价又十分低廉的国家。 ——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 材料二 “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中国“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马戛尔尼出使日记 问题1: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门多萨和马戛尔尼对中国印象。 传统经济强国,农业、手工业、商业高度发达 不堪一击的农业国家,发展迟滞不前 【考纲解读】 1、知道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至 古代中国巅峰; 2、“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3、分析明清经济繁荣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清时期中西方社会转型差异的原因。 【回归高考—近三年已考知识点】 扬州商人生活状态 明清商业 江苏 明清江南经济新变化 江南经济发展 浙江 明朝经济主张变化 明朝经济政策 江苏 会馆的作用 明清商帮 浙江 明清工商业从业状况 明清商业 全国、海南 海禁政策的的的背景、调整及影响 明清经济政策、海禁 海南 明清中西方占世界生产总值比例 明清国民生产总值 四川 2011 明朝的“贡赐” 对外贸易 上海 明清从业人数变化对思想观念冲击 明清工商业 全国 2012 明清农工商业结构变化及原因 明清经济结构、政策 广东 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 江南经济发展 四川 明朝区域长途贩运 明清商业 全国 2013   切入方式 考点 地区 时间 商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概况、及影响 答案:农业——耕细作继续发展;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问题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生产主要特征? 一、传统经济发展的辉煌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没有充分的土地、但却拥有充裕的劳力,……技术发展反倒专注于能更密集地使用劳力的手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罗兹曼教授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四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六 明清时期,唐宋以来被称为“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明代江浙地区在行政区划之外,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苏州常熟璜泾镇,“货物所辏,若土地所产与夫地方水陆之物,靡不悉具,凡近市三十余区之民有而求售者焉,无而求市者焉。” ——摘编自赵同《中国城市发展史集》 2、商业的繁荣 手 手 米 米 马 茶 棉 晋商 徽商 材料五 材料七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材料八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 问题3:材料五、六反映了明清商业发展的什么特征?(10分)出现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什么?(1分)根据材料七、八指出明清商业发展的影响。(9分) (1)特点:国内商品贸易频繁,国内商品市场连成一体; 出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