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作者 简 介;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哲宗即位,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表示反对,但对有些措施,是表示赞同的。
因此当司马光等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苏轼提出反对,又遭旧党攻击。
五十九岁时新党再度执政,他先后被贬岭南、海南,生活十分艰苦,但没有改变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创作力,徽宗即位,
他因大赦内迁,次年死于常州,
一生留下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
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 ;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你在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还是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
文章主旨写理还是写情?
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中记叙了与文与可的哪些事件,分别说明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
文章第一节描绘了那幅画,其用意何在?
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检查预习,读准下列红色字的音:
与可以书遗余( )
近语士大夫( )
萃( ) 寒梢( ) 笔砚( )
斤斧何曾赦箨龙( ) 喷饭( )
畴昔( ); 理清全文结构
一、阐述文与可绘画理论与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叙二人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代《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
三、述作记缘由,抒悲怆之情。;解读第一段:
一.翻译下列句子
1.自蜩腹蛇蚹……生而有之也。
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
2.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 这都是学习不够的过错。 ;解读第一段:
一.翻译下列句子
3.平居自视了然,……岂独竹乎?
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
4.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则非耶?
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认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解读第一段:
二.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乃见其所欲画者
2.乃见其所欲画者
岂独得其意
而予亦悔其随之(《游褒禅山记》);解读第一段:
三.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
三层。
①文与可的绘画理论。
②自己学习与可画论的心得。
③引用苏辙的话, 指出与可绘画技艺的精妙、深邃。;解读第一段:
三.思考下列问题
2.本段所阐发的创作思想主要是什么?
3.本段引用苏辙《墨竹赋》语句的作用是什么? ;解读第一段:
三.思考下列问题
4.苏辙引文运用了什么手法?
类比。
庖丁解牛→让文惠君悟出养生之道
轮扁造轮→让齐桓公悟出读书只能从实践中体会 ;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略:简略,与“详”相对)
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妄:荒谬)
D.苏子辩矣 (辩:有口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B.①…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C.①与可无以答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②窥父不在,窃发盆 ;3.本段追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人?;解读第三段 :
1、 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
2、.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