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减慢至每秒600公尺—原子的电磁波引发透明效应.DOCVIP

光速减慢至每秒600公尺—原子的电磁波引发透明效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 PAGE 578 ■ 物理雙月刊(廿三卷五期)2001年10月 光速減慢至每秒600公尺 ?—?原子的電磁波引發透明效應 陳應誠 余怡德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 e-mail: yu@phys.nthu.edu.tw 一、前言 提出宇宙背景幅射溫度約是3?K的前蘇聯物理學家Gorge Gamow 也是位傑出的科普書籍作家,在他有名的科普著作「湯普金先生夢遊記」(Mr. Tompkins in Wonderland)中,藉由一個充滿好奇心的銀行行員角色,敘述在一個量子效應或相對論效應均能顯現的想像世界中的各種奇遇。此想像世界裏,物理常數如普郎克常數h或光速c等皆改變至日常生活尺度的數值。他生動且深刻地將各種近代物理知識傳達給讀者,在書中關於相對論的一部份情節,描述湯普金先生騎著腳踏車,當其速度已接近假想中的光速時,所看到的長度變短等現象,很引人入勝。在這假想的世界中,即使光速數值變小但物理定律仍然不變,光速仍是速度上限,相對論效應依舊。 在真實的世界中,有沒有可能跑得比光還快呢?答案是有的,方法就是把光變慢。「跑得比光還快?」一個斗大的問號可能油然從你心中而生,在狹義相對論中所學到的概念:「沒有任何東西跑得比光速快」,根深蒂固於我們的腦海裏。其實說起來這也沒有什麼矛盾之處,因為「跑得比光還快」的敘述中,光速並不是指在真空中每秒3?108公尺的行進速度,而是行經原子介質的光脈衝速度。在趣味性的動機下,我們實驗室能夠將光的脈衝速度降低為每秒僅600公尺,而這實驗主要基於一個稱為「電磁波引發透明」的效應[1,2,3],且讓我們有如湯普金先生的好奇心,一起來探究這奇妙的物理效應吧。 二、群速度 為了更清楚瞭解原委,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光在介質中如何傳播的物理。光在介質中的傳播情形決定於介質的特性,而介質的特性即所謂的色散(dispersion)關係:光的頻率?與波向量(wave vector)k的函數關係。若t = 0時將電場為E(x,0)的光脈衝打入介質,則時刻t的電場為: , (1) A(k)代表電場在k空間的分佈,其與E(x,0)的關係如下: 。 (2) 考慮一個較簡單的狀況作說明,如果一個光脈衝之A(k)集中分佈於某個k0附近,則我們可將?(k)在k0處展開: 。 (3) 將式(3)右邊的前二項代入式(1)的?(k)中,則 , (4) 再由式(2)我們可看出 。 (5) 因此除了相位因子外,脈衝於時刻t仍維持原有之波形,但位移了的距離。可視為脈衝的移動速度,稱作群速度(group velocity)並以符號Vg代表。就真空而言,脈衝的各個頻率成份之電磁波均以每秒約三億公尺的光速行進,脈衝波形不變且其群速度為c(? 3?108 m/s),由 (6) 及真空的色散關係為?(k) = c k也可得到此結果。當介質的折射率為n時,色散關係?(k) = c (k / n),式(6)很容易可轉換成 。 (7) 由此式可看出,若介質之折射率對頻率的變化非常陡峭且斜率為正,則折射率對頻率的微分將顯著地降低光脈衝之群速度。另一方面,介質的也有可能是負號,這將導致光脈衝的群速度大於c的情況,最近也有實驗實現了,但這是另一個故事,此處我們不多談。 其實在原子的躍遷頻率附近,折射率對頻率的變化亦甚劇烈,但卻無法用來降低脈衝群速度。原因之一是躍遷頻率附近的吸收甚強,脈衝沒傳播多遠就已被吸收殆盡。另一原因是式(3)中的(或)數值甚大而不能忽略,這也代表隨著脈衝的傳播其波形將嚴重地變形,群速度的概念並不適用。如何能有一個介質對光不吸收,其非常大且又是零?這些要求可由「電磁波引發透明」的效應來達成。 三、電磁波引發透明 「電磁波引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以下簡稱EIT)的現象是共振頻率的雷射光(稱之為探測雷射)不被介質吸收,介質對此探測雷射而言為透明,而此透明現象是由另一道雷射(稱之為耦合雷射)作用下所引起的。EIT是三能階系統下的量子干涉(quantum interference)結果,我們以圖一對其原理作說明[4]。由|1?至|2?的躍遷機率代表探測雷射的吸收,因為耦合雷射的出現,躍遷起點為|1?終點為|2?的途徑(transition paths)有下列:(i)|1?直接至|2?;(ii)|1?至|2?,|2?至|3?,|3?再回到|2?;(iii)|1?至|2?,|2?和|3?間來回兩趟;……,所有的途徑形成無窮序列。而|1?至|2?的躍遷機率為 , (8) 其中Ai、Aii、Aiii、……分別代表上述途徑i、途徑ii、途徑iii、……所對應的躍遷振幅(transition amplitude),若這些躍遷振幅彼此反相(out of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