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选修3《旷日持久的战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标要求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 2、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3、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战争的原因。 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争简介 战争特征:大炮、战壕、士兵——战争的残酷 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战争的概况: 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协约国 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三个阶段:1914;1915——1916年;1917——1918年 持续四年 1882年 1907年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1、施里芬计划的内容; 2、欧战的三条战线是什么?对手分别是谁? 3、为什么东线、西线是主战线?为什么西线更具有决定意义? 4、战争双方的忧、劣分别是什么? 5、什么是阵地战?运动战? 6、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大战的爆发: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三条战线 东 线 西 线 南 线 俄 奥 德 法 英 德 塞 奥 1、施里芬计划的内容:P9 3、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由英法俄,德奥构成,因而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俄军和德奥军作战的东线是这次大战的主战场。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萨拉热窝 西线包括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在这里是英、法、比对德作战。 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作战 南线为巴尔干战线,由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军队展开 三条战线 三条战线: 西线、东线、南线 最关键、最 具有决定性意义 ? 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小毛奇 霞飞 施里芬计划的内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俄国攻势 基尔港水兵起义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俄军夏季攻势 美国 中国 参战 第三阶段 1917 1918 德国投降 奥匈 投降 第一阶段 1914 第二阶段 1915--1916 阶段 西线 东线 南线 马恩河 战役 东普鲁士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俄 俄国退出 德 法 进入相持阶段 马恩河战役 材料一:传统战略的失败可以解释破坏欧洲文明的流血的僵局……造成这一流血僵局的原因是:防御性武器从战争一开始就优于进攻性武器。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起冲锋。但是,这在深壕沟、天丝网、巧布的地雷和机枪掩体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却完全无效…….与参谋部的计划相反,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里阵地战和消耗战。——【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二: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抢铨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在战斗中提供了空前规模的火力对西方各军事组织提出了无法解决的问题。——【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问: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这种转变更有利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 变成阵地战的原因:当时由于速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大量装备部队,使得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还完全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加之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所以大战变成里持久战和阵地战。 转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 协约国优势:人口、面积、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劣势:兵源分散,装备较差,利于长期作战。 同盟国优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争准备充分。 劣势: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利于速战,不利于持久作战。 (一)、大战的第一阶段1914 1、西线: 德 英法联军 马恩河战役 进入相持阶段 2、东线: 俄 (德)普鲁士    奥地利 3、战局: 德“施里芬计划”破产,陷入持久阵地战 俄败 俄胜 形成对峙局面 马恩河 凡尔登 索姆河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一百三十个师 伤亡:七十余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 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 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为此成为一战的 转折点。 时间:1914年9月 兵力: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三十四万人 结果:德国消灭法军主力的 计划失败,双方形成 相持局面。 时间:1916年7月至11月 兵力:153个师 伤亡:一百三十余万人 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 巴黎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 (二)、大战的第二阶段 1915~1916 1、东线:1915 德奥击溃俄国计划失败 东线战役中被俘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