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宋明理学-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儒学的危机和佛教道教的兴起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B.佛教盛行 C.道教在民间传播 A.儒学本身的缺陷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清·丁云鹏 2.“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A.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 相互吸纳渗透。 B.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C.儒学的重兴。 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 3.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 宋代科举下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北宋五子 :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1、理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 二、程朱理学 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二人。 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思想家。 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 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二、程朱理学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 用“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把握“理”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即天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文公论文集》卷七十 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 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 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打成“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 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所以被打成“伪学”;而实际上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 朱熹与理学的成熟 1. 理论来源: 2.主张和成就: (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地位和影响: 三、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代表人物: 陆九渊 王守仁 三、陆王心学 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 1、陆九渊的生平和思想: 陆九渊的思想: ★“发明本心”以求理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陆九渊的思想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 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三、陆王心学 2、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之一。 王阳明的思想: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台湾阳明山上王阳明雕像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