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内外矿区水土保持现状 2
1.2.2 植被水土保持内在机理研究 4
1.2.3 国内外水土流失评价模型的研究现状 5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7
2.1 研究区概况 7
2.1.1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自然概况 7
2.1.2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形式 7
2.1.3 海州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特点 9
2.1.4 排土场植被配置的主要模式 9
2.1.5 采样点自然概况 11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2.2.1 实验内容和方法 11
2.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步骤 15
3 排土场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效应研究 17
3.1 排土场植被状况分析 17
3.2 植被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渗透性的影响 19
3.2.1 不同排土年限表层土壤的物理性状 19
3.2.2 不同排土年限表层土壤的渗透状况 20
3.3 植被根系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22
3.4 植被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23
3.4.1 土壤抗冲性特征 23
3.4.2 根系特征分析 26
4 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影响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28
4.1 层次分析法原理 28
4.2 评价因子的选取 29
4.3 单因子评价层的形成 31
4.4 评价模型的建立 33
4.5 水土流失危害级别的划分 33
4.6 结论分析 34
5 矿区废弃地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效应对比分析 36
结论与建议 38
参 考 文 献 40
附录 A 矸石山、排土场主要植被名称和拉丁文名 43
附录 B 阜新 2008 年 12 月~2009 年 10 月气候数据表 44
作 者 简 历 45
学位论文数据集 47
-
- PAGE 10 -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能源结构中煤炭占 70%以上,煤炭年产量 在 14 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在早期的露天矿开采过程中,采矿、排弃岩土并没 有根据土地复垦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排放,也没有土地再利用的规划,产生了大量 的矿区废弃地。目前全国每年受矿业影响造成的废弃地达 3.3 万公顷。我国大型露 天煤矿大多处于干旱、半干旱的生态脆弱区,大规模的采矿活动使本来十分脆弱的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1]。
露天矿排土场就是矿区废弃地之一。不仅占地面积大,由于属于人工堆垫的地 貌,稳定性差,水土流失严重。据 1998 年估计,全国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 增加水土流失面积 1 万 km2 以上。新建大型排土场平台的表层被严重压实,坡面松 散,坡度大坡面长、为岩土混排,组成物料复杂,加之长时间的不均匀沉陷、存在 特殊的孔隙、裂缝和洞穴,形成了与原地 貌显著不同的侵蚀特征。新建排土场 1-2 年内,由于土壤风化的不完全,还不能有效覆盖植被,水土流失形式复杂,程度剧 烈,侵蚀模数可达 10000-30000 t/(km2·a)。
矿业生产是破坏大自然和过分消耗有限资源的生态地位最低的行业。伴随着矿 产资源的开发,矿业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地表景观的 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对动植物生境的影响等。
排土场是一种典型的人工堆垫地貌,堆垫高度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主要表现 为地形堆垫速度快、地质层组紊乱、地面形态单一、地表物质组成复杂、整体构型 松散等方面[1]。这使得露天矿排土场的水土流失更为严重。排土场水土流失的原因 主要是岩土松散,有坡面存在并高于地表,而且无植被覆盖。解决此类水土流失的 最好办法是对岩土的排弃方式及排土场边坡及形状作合理的规划设计,其次是尽早 恢复植被。
露天矿排土场在达到排放年限后要对其进行土地复垦,目前我国矿山常用的复 垦方法主要有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两大类。工程复垦主要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对排
土场和尾矿坝采用机械整理土地,调整和稳定废石堆边坡技术,在土地平整和整理
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整地方式,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相结合,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环 境的植物,以改良矿区废弃地的土壤,改善排土场的生态景观。生物复垦是利用当 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复垦技术。它包括一系列恢复被破坏 土地肥力,造林绿化以及种植适宜经济作物,开展农业复垦的综合措施。同一径流 区内植被类型的不同,水土保持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我国矿业复垦率仅为 10 %,多数发达国家的土地复垦率达到 50%以上,相比之 下我国的土地复垦率就很低了。目前大多数矿业废弃地复垦还仅限于防止水土 流 失、预防废弃地二次污染、恢复简单植被的初级状态,其复垦手段多限于工程复垦, 复垦效果还远远未达到农业用地和恢复生态景观的程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婚夫妻之子女抚养义务研究-民商法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docx
- 论《最蓝的眼睛》的创伤叙事艺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 莱歇上海公司采购管理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论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docx
-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阶段化发展研究-企业管理专业论文.docx
- 论刑事诉讼中一事不再理原则-法律·刑事诉讼法专业论文.docx
- 论人民调解功能的变迁-法学专业论文.docx
- 辽宁省运动员伤残保障体系完善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docx
- 论乌热尔图民族书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论艺术班的诵读教学-教育专业论文.docx
-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医体质分布特征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少林“禅武合一”的文化渊源-体育学专业论文.docx
- 辽宁省中小企业品牌形象创新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论毛姆笔下孤独的精神探索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docx
- 里约奥运周期国际女子竞技体操的发展方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体育学专业论文.docx
- 老年抑郁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老年病科专业论文.docx
- 论侵权法中旁观者容易救助义务的确立-民商法学专业论文.docx
- 论我国人格要素商业利用权的民法保护-民商法专业论文.docx
- 辽宁省队游泳运动员气质类型与人格特征的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