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编 写 说 明
为了让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正确识别和应用中药,我们结合流通市场
的实际情况和多年中药鉴别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文献,编撰成《常用
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一书。
本书以药用部位分类列章,并以正品、混淆品、伪品为一组编排。
各组项下以正品名称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收录了 121 组中药材、中药饮
片千余种,其中正品 121 种,混淆品 217 种,伪品 70 种。图片 750 余幅。
正品系指法定药品标准收载和收录的品种,其格式按《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2010 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编写,项目有中文名称、
汉语拼音名称、拉丁名称、来源、性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
法与用量、注意等,并在来源项下增加了产地。正品性状以《中国药典》
及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积累进行描述。
正品项下编写了常见的混淆品及伪品。混淆品系指名称或性状与正
品相似,收载于国家、省、市、自治区药材标准或有药用记载的药材或
饮片,其名称的选定顺序为国家药品标准、省市药品标准、《中华本草》、
《中国植物志》、《中国药用动物志》等文献;伪品系指无药用记载或以
人工伪造品来冒充药品的物质。混淆品与伪品描述包括中文名称、来源、
性状。
各组中药材、中药饮片项下文图对照。图片为作者多年实践积累及
在药材市场收集的样品,经整理、鉴定后,用数码相机拍摄制作。
正品药材项下收载了饮片,其炮制按《中国药典》附录ⅡD 炮制通
则进行。
“注”为正文未能完全说明的情况。包括专属性强的理化、显微鉴
别方法;未收集到样品的混淆品情况描述;国家职能部门下文取消药用
标准品种的有关规定等。
由于中药品种复杂,专业性强,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
批评指正。
编 者
2012 年 3 月
序
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繁多,物产丰富,全国三次中药资源调查结果
表明有药用记载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共计一万两千余种。常用药材中
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约有 20%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药品流通市场
伪品中约有 60%是因为名称使用错误造成的。随着市场的开放,历史上存
在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问题日趋严重。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受种质、
栽培环境、种植技术、生长年限、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炮制方法、储
存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加上一些企业和个人受利益驱动以次充好、掺
杂使假,致使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混乱,伪劣品屡见不鲜,严 重 影 响
人 民 用 药 的 安 全 有 效 , 同 时 制 约 着 中 医 药 事 业 的 健 康 发 展 。
《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以 中 药 材 、 中 药 饮 片 正 品 、
混 淆 品 及 其 伪 品 作 为 一 组 撰 写 。以 法 定 药 品 质 量 标 准 为 依 据 ,
详 述 正 品 中 药 的 外 观 性 状 、 鉴 别 特 征 和 功 效 , 对 常 见 的 混 淆
品 、 伪 品 重 点 叙 述 其 鉴 别 特 征 。 每 个 品 种 均 收 录 图 片 一 至 数
幅 , 图 文 并 茂 , 方 便 实 用 。 文 字 描 述 通 俗 易 懂 、 简 明 扼 要 ,
对 比 鉴 别 一 目 了 然 。这对澄清中药品种,纠正临床用药名称混乱,指
导中药的合理使用,保证药品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
值和科学意义。
《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作 为 中 药 材 、中 药 饮 片 生 产 、
经 营 、 使 用 单 位 技 术 人 员 和 药 品 监 管 人 员 的 实 用 工 具 书 , 亦
可 供 广 大 中 医 药 、 中 西 医 结 合 工 作 者 和 高 等 院 校 中 医 药 专 业
师 生 阅 读 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