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房由输乳管、腺叶、腺小叶、腺泡以及间质(脂肪、纤维、血管及淋巴管等)
乳腺的结构
1、腺泡→腺小叶→腺叶→乳腺
2、腺泡→小叶内终未导管→小叶间导管→
排乳管→输乳窦→ 15~20条输乳管→乳头; 一、正常X线表现;6、腺体组织:乳腺小叶加上周围纤维间质形成的絮状高密模糊影。分三型:①致密型:年轻和未育者,腺体及结缔组织多,脂肪少呈高致密者;②脂肪型:生育后的老年女性,整个乳腺全部为脂肪密度者;③中间型:中年生育女性,腺体逐渐萎缩,间杂有腺体及脂肪者。美国放射学会按脂肪量不同分四型。即把中间型分成多量和少量脂肪型。;7、乳导管:正常人15~20支,开口于乳头,呈放射状走向乳腺深部,并分支直至腺叶。
8、乳腺后脂肪:位于胸壁前,呈厚约0.5~2mm透亮线,俗称无人区。
9:血管:粗细不一,未育者细,哺乳期静脉增粗。动脉可脂肪型显示。动脉钙化呈双轨或柱状。
10:淋巴结:正常不显示。偶可为小于1cm圆形结节。投照位置下可呈圆、椭圆或蚕豆状。
;;;二、正常CT表现;正常乳腺;正常乳腺;三、正常MRI表现;脂肪型乳腺;常见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一、乳腺纤维瘤;X线表现;肿块(↑)轮廓清晰,边缘光滑,密度较均匀并近似于腺体密度;CT表现;MRI表现;左乳外上象限乳腺纤维腺瘤。
MRI 平扫 T1WI 病灶呈等信号改变,边界较清;
T2WI 压脂序列病灶呈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二、乳腺导管乳头状瘤;;;图2女,43岁。左乳导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结节伴邻近导管扩张。
T2WI矢状位乳头后方见扩张的导管,周围见多发长 T2信号结节。
增强扫描矢状位结节呈均匀强化。
DWI呈高信号。;三、乳腺脂肪瘤;四、乳腺错构瘤;患侧乳腺较对侧明显增大,乳腺内侧可见境界清晰的有完整包膜的类圆形团块影,其内密度不均匀,有正常的腺体及密度更低的脂肪组织组成;五、分叶状肿瘤;?X线表现:
?1、小型肿瘤多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圆结节影,密度均匀;
?2、肿瘤大者表现为分叶状外形,密度不均,但边缘光滑;
少见毛刺等恶性征象;
?3、钙化少见,约占8%呈粗大不规则或片状钙化。
;MRI 表现 :
①形态 :呈分叶状或圆形 ,边界清晰 ;
②平扫 :T1WI 呈低信号 ,较大肿块内可坏死 、囊变 、
出血 ,信号可不均匀;T2WI 呈明显高信号 , 可能与
间质细胞丰富且分布密集并有黏液水肿改变有关;
③动态增强检查:肿瘤液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 TIC 呈
流入型;动态增强早中期时相表现与良性病变相似,呈
渐进性强化,但曲线更陡直,呈快速渐进性强化;
④DWI 及 ADC 值:DWI 均呈高信号,ADC 值低于正常
腺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