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装影视剧中民族性展现的缺失.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古装影视剧中民族性展现的缺失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古装影视剧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覆盖率传播着单一的民族性,也引起公众对历史的误读。本文从古装影视剧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民族性的定义特征和对民族性内核多样性的表述和指摘,分析古装影视剧中对民族性内核多样性表达的缺失,及其缺失背后造成的对民族性的失察和重塑历史的失义。   关键词:民族性;文化多元论;古装影视剧   J905 A 1005-5312(2014)26-0136-02   每年我国以古装为题材的影视剧都在百部之多,可以说每晚的黄金档电视剧时段,总会有一个台是播放的古装剧,而由于影视剧直观、形象的特点,普通大众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直观的感受均来源于古装剧,我们的文化认同和对现实生活的映射也通过古装剧得到了一个抒发。   古装剧在经过了2011年的火爆,2012年的寒冷后,又迎来了2013年的回暖,尽管2013年新剧中的宫斗剧几乎绝迹,但这并不会影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能见度,古装影视剧的重播,依然在持续的影响着观众,持续构建着观众对于某时期的映像。博物馆的参观流量与一部古装影视剧的观看量比较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从最初的《还珠格格》到《步步惊心》,再到顶峰时期的《后宫甄?转》,其轮番轰炸不禁让网友直呼:“求求你了,我家一个星期都在播这个电视剧。”由此可见,古装影视剧对我们认知历史的影响力。我们在消费古装影视剧的同时,也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着其传达的历史观和民族性。   古装影视剧从故事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古装情感剧,以古代历史为背景,虚构人物和故事。借古装的壳,表现代的情。比如《还珠格格》,这类影片着重在皇帝的家事,展现现代人的情感诉求,所谓古装,就仅仅是“古装”而已。观众也只是看戏,停留在对古代服饰和妆容的观赏。第二类是古装武打剧。比如《武林外传》,《倚天屠龙记》等,展现的是江湖的民族性,充满奇幻色彩。第三类是古装历史剧,以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为主角的历史性古装剧,讲诉王朝兴衰史,如《康熙王朝》,《大汉天子》,这类剧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属于古装剧中的正剧。而不管是哪一类古装剧,我们的故事都架构在一个看似真实的历史时期,都没有达到完全虚构的背景架构,那观众就不可避免的会将剧中故事同真实的历史相对应,引起对历史的混乱和误读,作为影视剧创作方而言,只要将古装剧定位在某一个历史阶段,那么,对民族性的展现就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戴维?米勒的理论,民族是一群由共同文化特征和相互承认联结在一起的人。民族性至少包含着五个方面的特征:   1、民族性由共享信念和相互承诺构成;2、它是一个体现历史延续性的认同;3、在特征上积极的;4、它把一群人与特定的地理位置联结在一起;5、通过其独特的公共文化与其他共同体相区分。   由此可见,民族性的基础是民族认同,民族认同中必定有一个一脉相承的主线,这一主线烙印在民族中每一个人的集体无意识中,这是古装影视剧展现单一民族性的客观存在。从主观上讲,无论哪一种古装剧,尽管其历史时期可能从时间跨度上看非常大,其类别和名目众多,只要套上了“古装”的名号,其作为一个文化产品绕不开历史,绕不开民族性,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解读才有意义,共同的民族性是联结作品和接受者通道的桥梁。作品要产生意义,作者必须展现共同的东西,才能引起共鸣。而作者既绕不开,也驾驭不了,就只能单一和粗暴的展现,表现高度一致高度统一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基本上都是我们已经固有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比如朴素的伦理道德观,是非观等。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一种历史的大一统观点的展现,是一种文化延续性的回归。但任何民族文化性的形成有着缓慢的演变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文化的统一性可能会遭到破坏或者发生变化,新的文化融入,旧的文化丧失,最后形成的民族性也应该是有弹性的,并持续演进。所以民族性内核应该是多元化的。   笔者参观陕西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后,发现对比两个跨度千年的古都,一南一北所代表的文化从历史观的角度上看是非常不同的,中华民族现有的许多民族性特征,在这个两个时期的古代文化中呈现分离的状态。   陕西博物院中陈列的陶俑,其造型和神态,以及美术的构思,很难让人与现当代人们头脑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相联系,但这些陶俑又组成了中华文化的根基,北京故宫紫禁城的建筑特点延续了中国千年封建帝制的建筑精髓,但对比陕西出土的许多当时宫殿建筑的理念,却也发生了深刻剧烈的演变。从这些古代出土的艺术品的差异中不难推导,统一民族性的形成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在改变而且变化很大。   如图1所示为藏于西安陕西博物院的三彩男装女俑,根据记载,当时唐朝社会流行着女着男装的风气,这件作品就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