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管理学第二章 医学基础知识学习目标掌握: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熟悉: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技术与治疗方法了解:临床预防服务与康复医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人体形态与机能概述一、人体是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局部可以影响整体,整体也可以影响局部。 各个器官都有固有的功能活动特点。二、人体的组织、器官、系统与分部人体按部位可分为: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上肢和下肢。1.组织(四种):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组织、神经组织。2.器官:心、肺、肝、肾等。3.系统(九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三、人体各系统概述1.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构成。206块骨,骨骼肌约500-600块,起支持和保护作用。2. 内脏 3. 脉管系统 4. 神经系统 5. 内分泌系统 6. 感觉器 第二节 临床医学概述 一、临床医学的概念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二、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 与一般的应用科学相比,临床医学有其显著的特点,如: 1. 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 2. 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 3. 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 4. 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三、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1. 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 分子水平与新兴学科2. 学科体系的分化与综合 专业学会与系统整合 3. 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趋密切 诊断与治疗方法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系统医学思想将改变临床医学研究思路,提升疾病诊治水平,加速临床医学发展进程。第三节 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技术一、病史采集(一)病史采集与问诊 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即问诊,是通过医师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二)病史采集的内容 1. 全面系统的问诊 主要包括:①一般项目;②主诉;③现病史;④既往史;⑤系统回顾;⑥个人史和家族史,女性还应包括月经史和生育史。 2. 重点的病史采集 是指针对就诊的最主要或“单个”问题(现病史)来问诊,并收集除现病史外的其他病史部分中与该问题密切相关的资料。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一些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许多疾病通过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就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二、体格检查(一)基本方法 体格检查的方法主要有5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二)主要内容 1. 一般检查,为整个体格检查过程中的第一步,以视诊为主。包括:全身状态检查、皮肤、淋巴结。 2. 头部,包括:头颅、眼、耳、鼻、口。 3. 颈部,注意手法轻柔。 4. 胸部。 5. 腹部,腹部检查的顺序为视、听、叩、触,但记录时为了统一格式,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 6. 生殖器、肛门、直肠。 7. 脊柱与四肢。 8. 神经系统。 三、实验诊断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s)主要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从而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的客观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诊疗防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有力的分析依据。 三、实验诊断(一)实验室检查主要内容 1. 临床血液学检测 2. 血栓与止血检测 3.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4. 肾功能实验室检测 5. 肝脏病的实验室检查 6. 生物化学检测 7. 免疫学检验 8. 病原体检测 9.其他检测 三、实验诊断(二)实验室检查的影响因素和质量体系 1.影响检测的因素:包括受检者的生理因素和生活状态、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仪器与试剂、操作人员的技术与方法、检测结果的记录、计算机的输入、与临床的沟通等。 2.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1)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1)采血部位;2)采血时间;3)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2)骨髓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3)排泄物、体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三、实验诊断(三)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1. 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2. 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 常用的指标有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和诊断准确度。 (1)诊断灵敏度: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2)诊断特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母材材质焊接材料.docx
- 电池管理系统(BMS)软件: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二次开发_5.电池均衡技术与软件实现.docx
- 2025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证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4绿色工厂通用评价指标评价表.docx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 1014-2007 ).pdf
-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生物试卷.doc VIP
- 电力机车转向架的常见故障及解决.doc
- 18.《童年的水墨画》课件(共20张PPT).pptx VIP
- 高速公路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pptx
- 202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第1课时 开放互动的世界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