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公开课件.ppt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拜水都江堰 目 录 项目概况 提名申报的根据准则 都江堰在世界水利史、青城山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开创性 都江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独树一帜 青城山道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青城山?都江堰的评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至今运作良好,生动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学技术,是世界水文治理和水利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发展成为东南亚重要教派之一,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青城山?都江堰符合文化遗产的第2、4、6条标准。同时,委员会肯定了青城山?都江堰的自然遗产价值,承认青城山?都江堰符合自然遗产标准的第2和第4条,但是,委员会考虑到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澄清和论证,自然遗产被延期列入。 青城山?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大意义 青城山?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青城山?都江堰遗产资源的充分肯定,是对青城山?都江堰遗产价值的最高确认;填补了世界水利史、中国道教史和成都市区域内无世界遗产的空白,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全面提升了都江堰市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青城山?都江堰已成为一张重要的国际品牌。 目 录 古堰拜水 二王庙 伏龙观 目 录 青城问道 幽幽青城山 张 陵 青 城 山 创 道 教 青 城 山 历 代 道 教 的 演 变 目 录 案例小结 案例小结 独特资源禀赋 ( 一) 富集的旅游资源优势 ( 二) 便捷的区位交通条件 ( 三) 较高的城市知名度 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 与国际旅游目的地差距较大 ( 二) 新兴产业培育不充分、 产业 增长后劲不足 (三)生态保护任务趋重 周边资源——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伏龙观系晋代为纪念青成隐士修的“范贤馆”。 因李冰降伏孽龙伏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 ??? 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观因(伏龙观因为)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庙宇。 ???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祟实以为:“于虽齐圣,不先父食。况以公之贤:又有功于蜀,其施力程能固无待乎其子。今乃数典忘祖,于掩其父得无紊钦?”委成绵龙茂道钟竣就(伏龙观)原屺山门基址起建通佑王专词,以二郎配享后殿,与二王庙的二郎在前殿,李冰夫妇居后殿恰恰相反。因此,伏龙观又称老王庙。 青城问道 古堰拜水 案例小结 下页 退出 道教文化 旅游攻略 水利文化 问题及原因 特色旅游 旅游攻略 项目概况 交通区位 青城天下幽 探索古堰历史 世界遗产申报 建议措施 顾问: 李 海 主编:王君兰 编委:冉茂会 庞晓梅 唐远君 周边资源 周边资源 中国道教从创教的1800多年来,—直道脉不断,宗派繁衍成为中国的国教。 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从南北朝时期道教西传后,道教影响遍及东南业各国。如今,作为中国道教教理、教义主要来源的老子《道德经》,是目前世界上最多的译本。 老子有关“道”的理论,早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青城山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区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成为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之地和朝拜、观光的圣地。 道教文化——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张陵一生的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活动;二、为创教作准备;三、创教;四、传教。   张陵出生于沛国千(今江苏丰县)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一说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山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    道行天下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张陵入蜀之后,首先在今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积极为创教作准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是巴蜀从上古以来受到代表东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响极深,楚文化中巫文化(或称鬼道文化)在东汉张陵创教之前已经形成巫教社团;二是张陵要与从战国时楚国就已经凤靡“淫祀”并影响巴蜀的巫教抗衡,必须积极为创教前作思想教理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