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防治基本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岩溶陷落柱水害 由于煤系地层在地质历史时期中不断向奥灰溶洞垮落,冒落的岩块不断冲填形成一个质地疏松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很强,同时由于陷落柱的赋存条件孤立而隐蔽,事前难以探查发现,防治难度极大,所以造成灾难性的岩溶陷落柱水害。 1984年6月开滦范各庄矿在回采距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超过200m的第七号煤层时,这个岩溶陷落柱是一个短轴46m、长轴67m的椭圆形岩溶陷落柱,柱体冒落高度竟达200m,顶部直到七号煤层顶板,由于岩溶陷落柱沟通了煤系地层与奥灰强充水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发生了突水量高达2053m3/h的恶性突水淹井事故,损失巨大,在世界采矿史上留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案例。 (7) 断层破碎带突水水害 断层破碎带突水水害,本身是矿井一大水害,也可与老空水、煤层顶板含水层、底板承压含水层、地表水体等发生水力联系而引起突水水害,是煤矿水害类型中最普遍的一类。断层破碎带可以沿断层走向很长一段范围内普遍含(导)水而引发水害,也可以是局部的一小段、一个点导水而诱发突水水害。有的断层破碎带原始状态是不含(导)水的,但由于采动条件下引起顶板导水裂隙提高了上限或底板岩体裂隙的存在,断层破碎带发生活化而转化为导水断层,发生矿井突水水害。如: 1982年8月23日 江西丰城矿务局云庄煤矿因遇断层两次淹井。 3.矿井突水预兆与充水条件分析 (1)矿井突水一般预兆 矿井采掘工作面煤层变潮湿、松软; 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 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矿井采掘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 矿井采掘工作面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 矿井采掘工作面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鼓。 (2)不同类型水源的透水特点 冲积层水。冲积层水一般开始涌水量较少,夹带泥砂,水色发黄,以后水量急剧增大的特点。冲积层水一般不至于构成对人体的伤害。 小窑、老空水一般积存时间长,水量补给差,属于“死水”,所以有“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的特点,出现雾气。 断层水。常常出现工作面来压,淋水增加,有时还可在岩缝中见到淤泥。断层水混浊,多为黄色,很少“挂红”,水无涩味。 岩溶水。当采掘巷道与其接近时,可出现顶板来压、柱窝和裂缝渗水现象,有时也有“挂红”现象。 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对矿井涌水的影响,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和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条件。 (3)矿井充水通道分析 1)矿井充水天然通道 A.点状岩溶陷落柱型通道 岩溶陷落柱是指埋藏在煤系地层下部的巨厚可溶岩体,在地下 水溶蚀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岩溶空洞。当空洞顶部岩层失去对上覆岩体的支撑能力时,上覆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垮落,充填于溶蚀空间中。 B.线状断裂(裂隙)带型通道 断裂(裂隙)带型通道成为充水通道主要取决于断裂带本身·水力性质和矿床开采时人为采矿活动方式与强度。 矿区含煤地层中存有数量不等的断裂构造, 它使断裂附近岩石破碎、位移,也使地层失去完 整性,成为各种充水水源涌人矿井的通道。 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由于揭露或靠 近断层而引起突水事故占70%一80%,可见矿井突 水事故的发生多与断层导水有关。 c. 窄条状隐伏露头型通道 我国大部分煤矿山。煤系地层灰岩充水含水层、中 厚砂岩裂隙充水含水层多呈窄条状的隐伏露头与上覆第 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多层充水含水层组在隐伏露头部位垂向水力交替补 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隐伏露头部位基岩风 化带的渗透能力大小;另一个是上覆第四系底部卵石孔隙 含水层组底部是否存在较厚层的黏性土隔水层。 一般地说,基岩风化带的风化程度太强或太弱。其 地下水的渗透性均较弱。 d. 面状隔水层变薄区型通道 根据含煤岩系和矿床水文地质沉积环境分析,华北型煤田的北部,煤系含水层组主要以厚层状砂岩裂隙充水含水层组为主,在厚层状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之间沉积了以粉细砂岩、细砂岩为主的隔水层组。 在地质历史的多期构造应力作用下,这些脆性的隔水岩层在外力作用下以破裂形式释放应力,致使隔水岩层产生了不同方向的较为密集的裂隙和节理,形成了较为发育的呈整体面状展布的裂隙网络。 e. 地震通道 根据开滦唐山矿在唐山地震时矿井涌水量和矿区地下水水位的长期观测资料。地震前区域含水层受张时,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坑涌水量减少。 当地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