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VIP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波市咸祥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2018年11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3.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   B.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C.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D.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 4.英文中的uncle在中文中等同于伯父、叔父、舅父、叔、姑父等称谓,brother-in-law在中文中等同于姐夫、妹夫、大伯、小叔等称谓。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宗法制 D.皇位世袭制 5.《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6.史料记载宋太宗时,“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中书(宰相)不预闻。”这反映出 A.中央机构存在事权划分 B.政出多门,官制混乱 C.集体议政保证决策高效 D.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善 7.“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推行郡县制??? ③修筑长城??? ④统一货币、文字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8.宋代某中央机构之下设有盐铁、度支(规划收支)等部门,该机构的长官应为( ) A.同平章事 B.枢密使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 9.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专制皇权 C.发展地方经济 D.防止地方割据 10.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主要反映 ①政治决策封闭 = 2 \* GB3 ②行政效率低下 = 3 \* GB3 ③皇权专制强化 = 4 \* GB3 ④宦官参政妨碍阁权 A.① = 2 \* GB3 ② B.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C.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D.① = 3 \* GB3 ③ 11.元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当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三司 B.宣政院 C.内阁 D.军机处 12.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的规定始于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3.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欧洲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14.假如邓世昌、丘逢甲、张自忠等名人共坐一起回顾谈论各自人生,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A.推翻清政府 B.建立民主政体 C.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主权完整 D.驱逐日本侵略者 1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A.打开市场 B.传播宗教 C.倾销鸦片 D.输出资本 16.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为驻英公使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