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质裂解气的催化重整调变特性研究
链接:/tech/125491.html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生物质裂解气的催化重整调变特性研究
1 2 3 3 3
杨延涛 、雷廷宙 ,徐海燕 ,陈高峰 ,李自杰
,郑州450008)
摘要: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双金属氧化物的复合型整体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工况条件对生物质裂解气的催化重整
调变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栽NiO-CoO
3 4
双氧化物的复合型催化剂,在850℃,CH的转化率达到94%,C H 的转化率达到98%。
4 2 4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雾霾天气带来的恶劣影响,发展替代能源的重要性日益紧迫,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
质资源,但是简单粗放的利用方式造成这些含碳资源极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将生物质资源热解气化,再经催化剂转
化为高品质的洁净燃料,其利用技术与化石燃料利用方式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可以弥补石油资源的短缺,是近期化石
能源替代较为现实可行的途径,生物质重整调变技术是生物质液体燃料合成的关键,但粗生物质燃气中的组分复杂,
多焦油和CO 、CH 等成分则制约了生物质气化合成技术的发展[1-3]
2 4
,因此需要对粗生物质燃气进一步的焦油
[4-10]
裂解和重整调变,以达到合适的H /CO比例,从而满足燃料合成系统对气体品质的要求 。
2
目前,生物质裂解气的深度净化,重整成为气化技术在合成工业应用中的瓶颈,利用生物质裂解气作为原料合成制
备醇基液体燃料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生物质裂解气中存在高温积炭,低温歧化反应积炭等问题,对生物质裂解气净化
[11-16] [17-20]
重整过程的认识 、催化剂的筛选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催化性能,以200目的堇青石颗粒作为载体,表
面浸渍复合的双金属氧化物,制备出整体式催化剂,对生物质裂解气重整进行了研究。
1实验部分
1.1催化剂的制备
选用市售的200目的堇青石颗粒作为催化剂载体,扩容后浸渍活性组分。扩容:先用30%草酸溶液煮沸30min,然后
用蒸馏水冲洗,干燥研磨后备用。
浸渍金属盐:称取一定量的Ni(NO)、CO(NO )、Zr(NO)
3 2 3 2 3 4
,用100mL的蒸馏水将三种硝酸盐,两两组合配置成混合溶液,将处理后的堇青石载体浸渍在上述混合溶液中,真空
浸渍24h,经过陈化后在烘箱中于120℃干燥5h,然后在马弗炉中以650℃的温度煅烧6h,将煅烧后的负载有金属氧化
物的堇青石载体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再将这些粉末在压片机上压制切碎成200目的颗粒,即可得所需的双金属复合
型催化剂MO-Co O 、NiO-ZrO、CoO -ZrO。
3 4 2 3 4 2
1.2生物质裂解气组分重整实验
实验采用生物质裂解模拟气,气体组分为:H :15.88%、CO:11.92%、CH :2.49%、CO
2 2 4 2
:21.72%、CH:14.97%、N:33.02%。催化剂用H/N
4 2 2 2
=5/95的还原气进行还原,还原温度为750℃,还原时间为3h。还原结束后直接切换生物质裂解模拟气,气体流速为10
0mL/min,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不同的复合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降钙素原抗体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pdf VIP
- 2013-2022同等学历申硕学位英语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题库1-10.docx VIP
- 内部培训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下载.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车载摄像头模块组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中国油田分布明细-含分布图.docx VIP
- 6.4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原理讲解).pdf VIP
- AIGC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保护中的应用探索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