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幸福心理学`培训目标帮助学员个人启发积极心态,提升幸福感帮助公司组织建立积极、乐观、自发高效的企业氛围,增加组织幸福感培训内容第一模块:如何提升幸福感第二模块:如何关怀和支持他人心理一组现象“幸福心理学”:哈佛大学“受欢迎率”排名第一名课程超过了哈佛大学历来的王牌课程、由世界经济学大师主讲的“经济学原理”讲求实际的哈佛学生中20%选修此课,其中23%的听课者向教学委员会反馈,这门课“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泰勒.本沙哈尔先生: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的讲授者,在哈佛学生中享有很高声誉,五个哈佛学生中,就有一人选修他的课全球性的流行病:抑郁与不快乐人数剧增全球性的流行病: 21:1现象24小时里:21小时感到抑郁、焦虑,只有1小时感到快乐;30天里,有21天常常感到愤怒,只有一天感到平静快乐;出现越来越多的抑郁人群,自杀人数大幅度提高;抑郁发病年龄段降低;哈佛学生有8成经历抑郁,47%学生经历情绪低潮;45%美国大学生都经历抑郁;94%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今天的抑郁比1960年多增加十倍。一组统计数据《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 Abstracts)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的有2958篇。搜索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 两个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意义唯一的指标“幸福感” 是人生所有目标中的终级目标;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盈利了;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现代竞争虽然比较的是一个人能力和动机,但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乐观精神的较量。预防比治疗更有益 积极心理学:预防困苦最好的方法是培养积极心态;——过去心理学只关注负面,现在要关注正面。 从过去的精神治疗视线,转移到关心人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美好心灵。积极心理学的学习价值:1、实用;因为快乐;2、预防;预防困苦最好的方法是培养积极心态。 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感是生命活力的表现。积极是一种爱的能力的体现。 神说:“忧伤会腐蚀你们的灵。你们要学水中的鱼,天上的鸟,不要忧虑明天。”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我们到达人生中的成功的顶点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而生命中的绝大部分过程不过是我们在过程中攀爬,所以,幸福道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幸福与成功之间的联系幸福的人在成功后不一定更加幸福,但他们往往比那些没那么成功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成功确实与幸福有关——但成功是幸福的结果,而不是幸福的原因。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幸福的人拥有其他促进成功的个人品性,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引发强劲的前进动力,并促成与他人的协作。幸福能力提高的途径调整内在思维方式和看人生的角度;建立外在均衡、科学的生活方式。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重要的不是我们收获了什么,而是我们改变了什么 。第一模块如何从内心挖掘人生幸福感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如何看待人生,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态而非环境决定的。调查:是什么让我们变得不快乐?8.不敢坚持做自己;9.得失心强;10. 活得太闲或太忙;11. 过分向外追求快乐,而不是内心;14.情感受困;15.心灵封闭。1.缺乏信仰;2.总是比较;3.对美好事物不感动;4.不懂施舍;5.不知足;;6.压力大;7.标准高;幸福公式1:学会选择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做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事情;不要只是为了轻松而选择,或选择只是别人认为你因该做的事;学会选择不是逃避,而是更积极的自尊态度。 幸福是一种选择事物总有它的正反两面,快乐的人会从不好的事情中看到好的一面,而忧虑的人总想着事情中不好的一面;要积极地去发现好的一面。 区分偏差讨论:现在有两份工作摆着你的面前,第一份是你觉得很有兴趣的工作,年薪6万;另外一份是很无聊的工作,但是年薪7万,你的思想会作出斗争,试想两份工作的其他条件都是相等的,你会选择哪一份?预测中存在差别偏差的人会习惯性地更看重数字上的差别,而忽视到底那份工作是否有趣。因此,研究指出,更多的人会选择那份无聊的工作,即使那份工作让他们觉得上班很痛苦,并且那多出来的1万块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纠正偏差效应对比效应:我们会经常错误地把一个好的经历归类到一个更好的经历类别里面,当它紧跟着一个很差的经历的时候(一个差的经历会归结为更差,如果它是紧跟着一个好的经历的话)。这种偏差经常会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