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董源潇湘图及其影响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董源《潇湘图》及其影响分析 【摘要】: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具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发展时期和代表人物;其中董源所作《潇湘图》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该副画画的是江南景色,在图中,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山峦连绵、云雾晦暗的特点,山石树木都掩映在空灵朦胧的一种意境之中;整幅画作显得平淡而幽深、清淡湿润,山石用笔点染,而在山坡底部使用披麻皴的画法,显得深厚且滋润;江南山水的繁盛草木、郁郁葱葱的特点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而这正是董源的画风,董源的画风对后期文人画的影响巨大,《潇湘图》作为其代表作品,值得我们对其加以重点分析,宋代的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对董源进行了很好的评价——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对其有很高的评价;因此,我们研究董源和《潇湘图》,能够很好地了解“南方画派”的发展历程,也能从董源的画作中得到启发,了解其对中国山水画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董源 潇湘图 影响分析 引言: 中国绘画发展历史悠久,创作作品繁多,画派众多,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而山水画在董源或是其所处的唐五代时期,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山水画才开始从人物画中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绘画方向;而董源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其对中国绘画的贡献不言而喻,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其所开创的“南方山水画派”对后世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董源的代表作《潇湘图》则是很好体现董源画风和特点的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董源绘画的风格和其对后世作品的重要影响。使得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其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1 董源生平及代表作品分析 1.1 董源生平分析 董源是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时期,因其事南唐主李璟时,官职为北苑副使,故又史称“董北苑”,被看做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 1.2 董源画风及特点分析 董源善于山水画,兼工兽类,亦画仕女、花鸟等;但真正使董源名垂画史的还是其所作的山水画。董源所画山水画多以江南真山真水入作,而不为奇峭之笔,对其山水作品评价为“平淡天真,唐无此品”;也被米芾赞其山水画作为“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所作多写江南的秀丽风光,既没有雄席险峻的山,也没有暴露峥角的石,大多是平缓连绵的山峰,一望无际的水面,在山坡上点缀着的丛树杂草,显苍郁葱茏,所描绘的江村渔舍,微风细雨,烟云晦明,所渭“平淡天真,一片江南”。其所用画法,亦不作奇峭之笔,而是山峦隐观,林梢出没,以印象为主;所以具有“宜远观,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的特点。 1.4 董源艺术成就的分析 董源一生所作画作较多,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简单分析其主要代表作品。 《潇湘图》卷,由于明末经河南人袁枢至浒墅关寓所随身珍藏,得以躲过兵灾,现藏故宫博物院;《夏山图》卷,明末经袁枢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溪岸图》明末经睢阳袁枢收藏,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龙宿郊民图》及《洞天山堂》二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自唐朝开始,包括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而董源的《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极具代表性,董源现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龙宿郊民》、《溪岸图》等图。《潇湘图》卷,宽50厘米,长14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自董其昌后,睢阳袁枢(袁可立)成为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董、巨藏品之富胜过董其昌,可惜由于明朝灭亡,袁枢抑郁绝食而死,藏品流散。王时敏在《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2 对董源《潇湘图》的及其影响的分析 2.1 对《潇湘图》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董源传世名作《潇湘图卷》,现今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幅描写人事活动的山水画,我们开卷阅览,可以感觉到一派潇湘风光扑面而来。“董源不语,风流尽在其中”。这幅画取景于江南山水,却被董源赋予了更高层面上的意境。董源要表达的是一种绘画理念和审美观点。正是为了达成这种目的,通过努力,使得董源达到了绘画的佳境,成就了绘画,也成就了自己。所谓潇湘,不仅仅是一个地域名词,而是还蕴涵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在诗词歌赋中,潇湘总是给文人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是一个荡漾着董源水墨山水画意境的理念——只可以远远地望着它,不可靠近,并可以永远地怀念它。 打开画卷,在画面的右侧,有紫衣两姐妹伫立,在阜沿边有鼓瑟吹笙者五人,在等着,迎接小舟的到来。水面的小舟中坐有一位疑似官员的人,或许是新郎官,在其旁边有人为此人持伞遮阳。在画面的左侧,正有一群人在围网,进行捕鱼,这些人物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如临现场一般,仿佛有鱼儿跃然水面或是从画作中跃

文档评论(0)

celkhn02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