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术后躁动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一) 手术结束前: 注射小剂量的芬太尼(1ug/kg) 咪达唑仑0.02–0.10 mg/kg 在监护病房快速注射右旋美托咪啶 0.2–10μg/kg 也能有效制止术后躁动 丙泊酚(1mg/kg) 预防措施(二) 非药物性治疗 患者周围环境调节也不应忽视 包括术前安慰,避免患者特别是小儿产生焦虑、恐惧感 术后环境舒适、温馨等。 – 麻醉效能高; – 血液溶解度低; – 无呼吸道刺激性; – 麻醉诱导和苏醒迅速; – 低血压或其它副作用容易逆转; – 心肌缺血保护作用; – 较低的PONV(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 对肾功能正常或异常病人都不产生肾毒性; – 其它副作用罕见。 总 结 ? 七氟烷是至今最好的挥发性麻醉药 ——国家医保用药 ——吸入全麻的首选药物 近乎完美的吸入麻醉药!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向各位介绍我公司在国内首家上市的新一代吸入麻醉剂、国家医保产品--吸入用七氟烷,商品名凯特力。 七氟烷(sevoflurane) 1968年由美国Regan合成,1971年Wallin最先报道其理化、药理、毒理,由于在一次近210度高温试验中观察到七氟烷分解产物P1-P5中,有一定的肾毒性,当时的美国学者错误的认为七氟烷没有前途,而将其专利使用权卖给了日本丸石公司。1976年Holaday、1984年池田和之分别完成I期临床,1986年日本完成III期临床,1993年以商品名Ultane首次在日本上市。在近200万例临床观察中,七氟烷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1994~1995年又先后在中国、韩国、美国等十余国上市 。今年12月20日丸石公司的使用权到期,美国又将其专利收回,自己在全球推广。 【中文名】氟甲基-六氟-异丙基醚 【英文名】 sevoflurane 【分子量】FCH2OCH(CF3)2 ;200.05 【性状】无色透明、有淡淡醇类香味、无刺激性的挥发性液体,沸点58.5℃;MAC1.7%;血气分配系数0.63。对热、强酸稳定,不燃烧、不爆炸。 本品主要经呼气排泄 停止吸入1小时后约4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它在体内可被代谢为六氟异丙醇、二氧化碳、无机氟,六氟异丙醇以葡萄糖醛酸缩合物形式从尿中排出,按尿中氟量计,其代谢率为2.89%。停药24小时内葡萄糖醛酸缩合物及无机氟几乎完全排除体外。 120摄氏度七氟醚与钠石灰3小时后,起化学反应时能产生5 种分解产物(P 1-P 5) , 50-70OC时产生P1、P3、P5 临床使用中只有P1、P3,P1浓度20ppm,P3浓度极低2ppm P1化学名氟甲基-2,2-二氟醚-1丙烯醚 P1产生的多少和温度、七氟烷浓度呈正比、与湿度呈反比 临床观察钠石灰罐温度在38-48OC之间,P1沸点46度 P1对肾脏的损害浓度50ppm,对肝脏的损害浓度350ppm 异氟醚、地氟醚都与致死性、爆发性肝坏死有关, 其代谢产物与肝脏蛋白结合形成三氟乙酰化相关蛋白,刺激易感个体形成抗体, 再次接触诱发抗体介导的肝坏死。 与其他吸入麻醉药不同的是,七氟烷不产生三氟乙酰化相关蛋白,故也未见七氟烷引起免疫性肝炎的报道。 七氟烷代谢率低2.89%,经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水解,醚键断裂,产生六氟异丙醇和二氧化碳和无机氟,期间无自由基产生,不增强肝脏脂过氧化反应。 临床上七氟烷较异氟烷和氟烷肝损害小。七氟烷不抑制肝脏的氧耗,其不会对肝细胞内呼吸及代谢造成不良影响,这对肝功能减退患者十分有利。 临床观察显示,七氟烷呼气末浓度达到吸入气50%的时间是32秒左右,异氟烷是210秒。 停药后8秒左右患者睁眼,而异氟烷是10秒左右。 显示七氟烷较异氟烷的诱导和苏醒时间都更快。 协和医院在2001年的临床研究显示:地氟醚、异氟醚使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而七氟醚作用轻 微。(2) 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地氟醚吸入浓度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同时,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临床使用地氟醚麻醉时,短时间内突然大幅度提高地氟醚的吸入浓度,可能对心血管和脑循环产生不利影响。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 年3 月第17 卷第3 期 J Clin Anesthesiol ,March 2001 ,Vol. 17 ,No. 3 孙大金教授在1999年《中华麻醉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 , 七氟烷预处理能较异氟烷和地氟烷更显著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造成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升高,降低细胞凋亡率,提高细胞存活率 该研究显示:七氟烷对心肌细胞缺血损害有更强的保护作用 与其它吸入麻醉剂相比,七氟烷具有更强的肌松作用,临床使用可减少肌松药的用量,确保术中更安全。 临床观察显示七氟烷具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呕吐发生率低(13%),显著优于地氟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