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志】厦门江夏堂-最后一位武状元.docVIP

【历史志】厦门江夏堂-最后一位武状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志】厦门江夏堂 最后一位武状元 江夏堂外观雄伟 在厦门繁华的中山路片区,有一座古老的宫殿式建筑静窝路边,笑看厦门百来年的风云变幻,却鲜有人踏至。这座古建筑便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钦点武状元黄培松御赐建立的黄氏宗亲总祠堂,虽说是宗祠但它的前身却是清朝初年闽粤江浙四地的海关所在地。 江夏堂旧影(闽海关遗址) 200多年前曾是海关故地  江夏堂,见到这三个字,多有陌生感,但在中国古代,只有皇帝准许才能兴建江夏堂。如今只有福建、江西和陕西三地才有江夏堂。 厦门江夏堂牌匾   要说厦门这座江夏堂的由来,厦门黄氏宗亲会理事黄千忠老人说,这还得先追溯闽海关的历史。清政府收复台湾后,于公元1684年—1685年,分别设立闽、粤、江、浙四个海关。闽海关就设立在养元宫旁,即现址钱炉灰埕巷2号(现在的文安小学校园内)。这可是有史实记载的,据清道光镌的《厦门志》,“厦门海关,始于康熙二十二年。台湾既入版图,靖海侯施琅请设海关。二十三年立,派户部司官一员,榷征闽海税务,一年一更”。 江夏堂  其实早在1674年,今天江夏堂所在的位置便是英国商馆,黄千忠老人说史实记载那里是当时厦门最繁华的地带,当地渔民和外国商人都喜欢去那里做交易。当初,那一片临着一弯海,是个码头,所以后来才选择在那儿设立厦门海关。  厦门海关设立于1684年,比1685年设立的广州海关早一年。设立海关之后,今天江夏堂所在的地方更为繁华了,周凯《厦门志》里记载是“人民商贾,番船辏集,等诸郡县。市井繁华,乡村绣错,不减通都大邑之风”。因为它的繁华,因为厦门的特殊地理位置,因为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这个海关从1684年一直到1909年(清宣统元年),存在了200多年。最后一位武状元奉旨建祠堂  厦门海关1909年迁址,1年后南安武状元黄培松在那儿兴建江夏黄氏宗祠。  “黄培松选择旧海关地建祠堂也是有两大前提的,虽然他是皇帝钦点的武状元但建祠堂也非一帆风顺的。”黄千忠说。   当时的海关归户部衙管辖,又因闽海关所在地为黄姓族人的聚集地,一度闽海关被称为“户部黄”。厦门的文史专家郭坤聪老人也证实了这点,早年今老虎城一带人多姓黄。光绪六年(1880年),黄培松荣中庚辰科武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钦点状元及第,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钦赐建状元府和江夏黄氏宗祠各一座。宗祠依制应建在状元祖籍地泉永海防兵备道辖区内,但道辕建在厦门,由此产生了道府的泉厦之争,宗祠日久未能定址。   黄千忠老人说,那时,厦门作为清朝华侨进出国的中心港及其过渡台湾的出发点,华侨出洋归国前后都要在厦门找一个歇脚点,以便办理手续等待船期,避开“出洋问讯处”和“保商局”的盘剥。海外黄氏宗亲一致认为,若在厦门设立一个江夏堂,可以实现上述目的,并及时把各侨居国的情况反映到国内。因为,海外黄氏宗亲一致敦请黄培松将钦赐的江夏堂建在厦门作为总堂,黄培松欣然答应。恰逢当时海关迁址,于是黄氏宗族人便出面赎回闽海关地皮,由多位黄氏宗亲共同出资,于1910年开始兴建江夏堂,由于工程浩大,8年后才竣工。竣工后,在新加坡的《振南报》上专门刊登了题为《厦门江夏堂黄氏大宗祠落成广告》的广告,告知海外黄姓人士。   黄千忠研究黄氏族谱数十年,他说黄氏族人素有漂洋过海,拓殖他乡的传统,而当时相当一批黄氏族人是从厦门这个口岸出发的,厦门的江夏堂在很多海外黄姓人士的观念里就是“家”。近年来,江夏堂虽然是危房了,但仍是海外黄氏华人寻根问祖的宝地。 黄氏祖先像 每年都有众多海外黄氏宗亲回来拜谒祖宗  可别小看这座祖堂,它重檐歇山顶,中国古建筑中伦理品位仅次于庑殿顶的大屋顶形制。步入祖堂,呈现在眼前是美轮美奂、金碧辉煌的屋顶。整个主堂是典型的晚清建筑,以花岗岩和红砖砌墙,红瓦屋顶,极富闽南建筑特色,门殿为抬梁式木质结构,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梁上附有大量雕刻。   站在祖堂中央,抬头可见一个呈圆形状的藻井直插屋顶,气势威严。藻井是由一层层的斗拱八卦状排列相互穿插而成的,呈外方内圆。据称,这个藻井的形态也蕴涵有特殊的含义,寓意族人对外方正,对内团结形成向心力,同时还寓有天圆地方的深刻内涵。仔细看藻井分三层,寓意天、地、人三才。如今江夏堂的管理人员黄先生说,藻井的结构又分割成九成宫格,意为地载九州。此外,祖堂内的神龛同样显示出非凡的气派,整座神龛分为三格,每一格一样的是流金溢彩,美轮美奂,再现了匠师的高超工艺,堪称“中华第一龛”。  威严的神龛   藻井美得让人生畏。往上仰望,但见镂空镶金木雕直透顶层,飞天、花卉、祥禽等精美图案雕满了柱头、斗拱,那摄人心魄的金光,没有因年代久远而有丝毫褪色。 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无论是当年黄氏宗亲在这里举行祭典,香火旺盛,还是近一段时间来列为危房,10年关闭,藻井上从未见过蜘蛛丝或者蚊虫之类的小生灵,尽管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