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下列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楷模的人物,其中为我国的核武器的研究做出了贡献的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袁隆平 2、被杨振宁成为“中国的奥本海默”的是( ) A 华罗庚 B 钱学森 C 赵忠尧 D邓稼先 3、20世纪60年代,大大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研制成功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D中国重返联合国 C D B 4、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汪道涵 5、下列各项成就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中国是世界上第( )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C C A.4 B.2 C.3 D.5 D 7、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8、50年代以来,我国为何要发展尖端武器( ) ①打破帝国主义国家核垄断和核威胁  ②是科技强军、强化国防建设的需要  ③为了炫耀自己的国力  ④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的和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D 9、 “喜看稻菽千重浪, 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 赞右图所示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 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 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社科院研制的鲁单十号 D.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促发展 B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有良好的科研基础 D.国际上的帮助 B 第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了解“双百”方针。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科学技术成就的讲解,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弹一星” 的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双百”方针。 难点: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4年6月,我国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 。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

文档评论(0)

138****8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6204111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