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主要成果引自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提交的“二矿区膏体充填工艺系统优化联合技术攻关”研究报告,报告执笔人王正辉,莫亚斌.
**杨志强:男,1957年10月生,山西万荣人,教授级高工,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金属矿充填法采矿安全与管理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Eamil:YZQ@.
*高谦[通讯作者],男,1956年10月生,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导,Email:gaoqian@.主要从事充填采矿技术与地压控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金川镍矿尾砂膏体充填系统工艺技术改造与应用研究*
杨志强1,2** 王永前2 高 谦1? 陈得信2 姚维信2
(1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 金昌 737100)
摘 要:膏体充填技术是目前最先进和技术难度最大的充填采矿技术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金川矿山首次开展了尾砂膏体充填技术的引进、研究、系统建设和工业化应用研究。由于膏体充填技术在我国首次应用,因此在设计和工程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膏体充填系统投产6年来一直处于非常生产状态。虽然开展了不间断研究和技术改造,但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在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总结前期研究经验,从2005年4月开展了为期1年多的膏体充填技术攻关和系统改造,由此获得重大成果。改造后的膏体充填系统实现了正常生产,充填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从2006年充填9万m3到2011年达到20万m3,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解决了长期困扰尾砂膏体充填中的技术难题。本文首先简要概述我国目前膏体充填矿山应用现状,然后重点总结金川矿山尾砂膏体充填技术研究进展以及所取得的技术攻关成果。在此基础上,最后展望了金川矿山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川镍矿;尾砂膏体充填;工艺技术改造;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D8531.3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echnology Re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for the Backfilling Paste Filling System Including Tailings in Jinchuan Nickel Mine
YANG Zhi-qiang1,2** WANG Yong-qian2 GAO Qian1? CHEN De-xin2 YAO Wei-xin2
(1 Key Laboratory of High Efficient Mining and Safety of Metal M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83
2 Jinchuan Group Co. LTD Jinchuang Gansu Province 737100)
Abstract:Paste fill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currently the most advanced and difficult technology. Since the end of the 80s and the mid 90s, Jinchuan mine introduced , filling system constructed and studied of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Because the paste backfilling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time applied in in our country, the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desig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o that the paste filling system had remained non-normalproduction status for six years since had been used in production. Although research work was conducted continuously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was carried out,the problems had not been sloved.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that had obtained in preliminary work, researc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液体伤口敷料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docx VIP
-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DB34∕T 4010-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DLT741-2023年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ocx
-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现场电气二次施工方案.doc
-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非纸笔测试在小学英语期末评价中的实践研究.pdf VIP
- 股市实战绝技汇总篇(精华).doc VIP
- 历年行情的十大牛股.doc VIP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