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向二 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和特点 3.(2017·山西太原一模)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出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K+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C.胃壁细胞上质子泵驱动的K+进入细胞与突触后膜兴奋时Na+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D.质子泵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 C 解析: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需消耗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其方式是主动运输,细胞内K+的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其方式是协助扩散。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是主动运输,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胃壁细胞上质子泵驱动的K+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突触后膜兴奋时Na+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质子泵能催化ATP的水解,因此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 4.(2017·东北三校模拟)已知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受到适当的刺激,通道会打开,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离子通道打开的适当刺激有可能是神经递质 B.离子通过离子泵进行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C.温度能够影响离子泵和离子通道进行跨膜运输 D.通道打开和关闭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无关 解析:使离子通道打开的适当刺激有可能是神经递质,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进而使得钠离子内流或钾离子外流;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属于主动运输;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则能影响离子泵和离子通道进行跨膜运输;离子通道是一种蛋白质,通道打开涉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 D 易错点拨 判断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4点注意 (1)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内K+外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外Na+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2)某种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是否需要,如木糖分子比葡萄糖分子小,但细胞吸收葡萄糖而不能吸收木糖。 (3)胞吞与胞吐的共同点: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在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 (4)对于信息题,一定要根据给出的信息并结合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来确定物质运输的方式。 考向三 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相关实验分析 5.(2017·山西联考)某同学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主要原理是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发生渗透作用 B.实验中需要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显微镜等 C.叶表皮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时,细胞会发生膨胀 D.结果表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2~0.25 mmol/L之间 B 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外界溶液中能够发生渗透作用;实验中需要制备临时装片,需要用盖玻片、显微镜等,但不需要血细胞计数板;叶表皮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时,细胞会吸水膨胀,但是不能胀破,因为细胞外面存在细胞壁;蔗糖溶液为0.2 mmol/L时,质壁分离的细胞为20%,蔗糖溶液为0.25 mmol/L时,质壁分离的细胞为80%,则说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2~0.25 mmol/L之间。 6.红细胞溶血可判断物质运输的速率,其原理是进入红细胞中的物质(除水外)能增大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更多水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即发生溶血。某实验小组利用该原理研究了细胞膜对几种物质的通透性,得到如下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无 1 mL葡萄糖+0.1 mL红细胞悬液 4 13 s 有 1 mL甘油+0.1 mL红细胞悬液 3 48 s 有 1 mL乙醇+0.1 mL红细胞悬液 2 9 s 有 1 mL水+0.1 mL红细胞悬液 1 时间 溶血现象 溶剂 编号 A.细胞膜对上述四种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B.细胞膜对甘油的运输速率大于乙醇 C.红细胞一定不能从溶液中吸收葡萄糖 D.甘油和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解析:从发生溶血时间可判断红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不同;物质(除水外)运输速率越大,红细胞渗透压增加越快,溶血时间越短,故红细胞膜对甘油的运输速率大于乙醇;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运输速率慢,并不断被消耗,红细胞内渗透压变化不大,不发生溶血现象,不能说明红细胞不吸收葡萄糖;甘油和乙醇都是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归纳提升 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1)判断依据: 。 (2)举例 ①原核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初一英语下册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Period 4预习案人教版.ppt
- 广东2018年中考政治 题型分析 解题指导复习.ppt
- 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 第一部分 九全一册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ppt
- 人教版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 八下 第6章 北方地区 第2课时 黄土高原和北京.ppt
- 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梳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ppt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散体文章自由笔,形散神聚格调新 3 高考命题点二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ppt
- 山东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大国发展史及重要大国关系.ppt
- 广东河源市江东新区初一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新人教版.ppt
- 浙江2018年中考科学复习 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2课时 细胞.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那树》1 北师大版.ppt
- 2017-2018学年初二语文下册 专题4 句子的排序与衔接 新人教版.ppt
- 2018学年度初二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海燕》 苏教版.ppt
- 2018年高考地理第2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2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ppt
- 人教版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 八上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势.ppt
- 2018版高考化学第2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氮及其化合物.ppt
- 2017-2018学年初二数学下册 第19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河北优化模拟练习 冀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脚踏一方土》1 鲁教版五四制.ppt
- 初二地理下册 8.1《区域特征》.ppt
- 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Our New House 陕旅版.ppt
- 2018年四川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篇 教材系统复习 世界近代史 第3学习主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