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方案皮肤科.doc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 肤 科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目 录 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日晒疮(多形性日光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脚湿气病(足癣)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瘾疹(慢性荨麻疹)中医诊疗方案 风热疮(玫瑰糠疹)中医诊疗方案 扁瘊(扁平疣)中医诊疗方案 油风(斑秃)中医诊疗方案 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跖疣中医诊疗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湿疮(湿疹)诊疗方案 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面部皮损为黑斑,平于皮肤,色如尘垢,淡褐或淡黑,无痒痛。 (2)常发生在额、眉、颊、鼻背、唇等颜面部。 (3)多见于女子,起病有慢性过程。 (4)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真皮中嗜黑素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可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和《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修订稿、《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7月第37卷第7期)。 (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5)排除其它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雀斑、咖啡斑、Albrifht综合征;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痣;太田痣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二)证候诊断 1.肝郁血瘀证:面部青褐色斑片,或浅或深,边界清楚,对称分布于两颧周围。胁胀胸痞,性情急躁,易怒;女子月经先后不定期,或经前斑色加深,乳房作胀或疼痛;舌象:舌质红或有紫斑;脉弦。 2.脾虚湿蕴证:面部黄褐色斑片如尘土,或灰褐色,边界不清,分布于鼻翼,前额及口周。神疲纳少,脘腹胀闷;或月经量少,带下清稀;舌象:舌质淡微胖,苔薄微腻,脉濡细。 3.肾阴不足证:面部斑片呈黑褐色,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颜面,状如蝴蝶。腰膝酸软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月经不调;舌象:舌红、苔干或少苔; = 5 \* GB3 ⑤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汤剂、中成药 1.肝郁血瘀证 治法:疏肝活血。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赤芍、白术、茯苓、青皮、陈皮、丹参、红花、香附、生地黄、栀子、甘草等。 加减:胁胀胸痞,烦躁易怒加枳壳、郁金;月经不调加益母草;乳房胀痛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 中成药:逍遥丸。 2.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化湿。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薏苡仁、扁豆、砂仁、生地黄、红花、甘草等。 加减:脘腹闷胀者加苍术、厚朴;月经不调加当归,益母草;斑色深褐加莪术、凌霄花。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3.肾阴不足证 治法:滋补肾阴。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黄、玄参、天花粉、知母、山萸肉、淮山、茯苓、丹皮、丹参、菟丝子、甘草等。 加减:腰膝酸软无力加枸杞子;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者加生牡蛎、柏子仁、栀子、黄柏;月经不调加益母草,鸡血藤。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二)倒模面膜术治疗 中药倒模面膜术每周实施1次,12次为1疗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患者平卧,用毛巾将理顺的头发包裹好,以利操作。 2.使用清洁剂或洗面奶清洁面部皮肤。 3.使用增白霜或中药按摩霜,增白霜可自选,或用丝白祛斑软膏,利用其治疗和润滑作用,作各种按摩手法治疗。 4.按摩手法: 双颊螺旋式按摩:四指指腹在双颊由内向外作螺旋形按摩。 额肌弹拔:四指并拢,弹按上额部肌肉。 鼻旁推抹:由鼻根两旁至鼻唇沟转向两颊有节奏地推抹。 额部外抹:双手拇指指腹,由鼻根向上沿额至发际向两侧太阳穴外抹。 消除鱼尾纹:用双手小鱼际,轻贴眼外角皮肤,由内向外弧形揉摩。 眼轮匝肌圆形揉摩:用中指、食指指腹沿眼眶周围分别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环形揉摩。 口轮匝肌圆形揉摩:一手托住下巴,另一手作口周围圆形揉摩,然后两手交替。 下颏弹拔:双手指腹由下向上有节奏地弹拔下颏,如弹琴样。 双颊部颤抖:双手小鱼际从下颌骨向上颤抖双颊。 拍打双颊送气:双手指并拢,手心微凹有节奏地轻轻拍打双颊。 额部切叩:双手五指并拢,以尺侧有节奏地叩打额角。 按摩穴位:颊车:双手食指点按。迎香:双手食指点按。攒竹:双手拇指点按。太阳:双手拇指点按。 上述12组手法,每组按摩30次左右,手法要求弱力、柔和、轻快、短时,时间约1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