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度液体真空搅拌脱泡理论分析与计算.pdf

高粘度液体真空搅拌脱泡理论分析与计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湿法研磨、流体混合设备生产商 高粘度液体真空搅拌脱泡理论分析与计算 2011-12-23 由于真空状态下能显示出许多常压状态下无法出现的工艺新特点,真空脱泡技术在石油、化工、 冶金、纺织与染料等众多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在高粘度液体脱泡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是真空搅拌脱 泡及真空薄膜脱泡等方法。对于真空搅拌脱泡,目前很少有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上对脱泡机 理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对物料快速有效地进行脱泡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 值。 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分析真空搅拌脱泡过程。首先分析了高粘度液体中气泡形成的原因及高粘 度液体的脱泡方法,然后针对一高粘度液体组合脱泡设备的搅拌结构部分的主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主流体中的气泡运动方程,获得了气泡在主流场中的相对运动速度,根据气泡相对运动速度 计算了气泡从液面逸出的时间,并对静止液面的真空脱泡与运动液面的真空脱泡进行了对比分析。 1 高粘度液体脱泡 液体中气泡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液体中气泡的形成机理,较为普遍认同的观点 是空化现象(cavitation),即由于气体具有一定的溶解度,通常以气泡核的形式存在于液体中, 当液体在极短的时间内流过一个绝对压强很低的区域时,气泡核会快速蒸发或游离出来的现象。液 -3 体中的气泡核尺寸很小,通常其直径为10 1mm,用肉眼无法看到。本文采用的液体物料主要用于 ~ 生产纺丝纤维,微气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纺丝的质量,所以本文将以直径为0.1mm 的单一微小气泡 进行研究。 在高粘度流体中,影响气泡产生、生长及逸出的主要因素除了压力外,液体的粘性、表面张力 及液体的密度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对于脱泡问题,一些文献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仿真 计算和实验研究。Vincent F. Chevrier研究发现,由于液体表面曳力的作用,气泡到达液体界面 时,不是立即从液面分离,而要在界面下停滞一定的时间。AAKendoush给出了在液体流动过程中气 泡破裂的曳力系数的预测公式。要想能有效地对高粘度物料进行脱泡,则必须从这些影响因素进行 考虑,对高粘度液体中气泡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以便采用相应的脱泡方法进行脱泡。 气泡从液面下上升到近液面,并从近液面逸出到另一种介质中通常可分为四个阶段:气泡在外 力作用下运动到液面;在界面处形成液膜;薄膜破裂;气泡从液面分离或气泡破裂。气泡在的上升 速度多由多种因素准定,假设气泡为球形,则气泡上升的速度u 可由Stokes公式计算式(1)。t 式中,△ 为密度差,△ = ( - );δ为矫正值,δ= (2 +2 )/ (3 +3 );d 为气泡 ρ ρ ρ ρ1 g η η0 η η0 b 直径;g为重力加速度; 为液体的密度; 为气泡密度; 为原液动力粘度, 为气泡动力粘度。 ρ1 ρg η η0 从式 (1)可知,对于高粘度液体,气泡依靠自身浮力上升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必须依靠外力将气 泡带到液面。因此,对于高粘度的液体,目前较为有效的脱泡方式是采用真空搅拌脱泡和真空薄膜 脱泡等方法。 2 气泡运动方程的建立 2.1 搅拌槽内主流场分析 搅拌是一种常规的单元操作,但由于其流动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于高 粘度液体的搅拌,常采用慢速型搅拌器,如锚式、螺杆式、螺带式等。桨叶转动时能够在搅拌槽内 产生二次循环而确保流体得到良好的搅拌混合。图1是一高粘度液体组合脱泡设备的搅拌结构部分。 为了加强高粘度液体在搅拌槽内的循环运动,使流体得到良好的混合,并及时将液体中的气泡顺利 1 专业湿法研磨、流体混合设备生产商 地带到液面,采用了双锥形螺带结构。 图 2是搅拌转速为15r/min时纵截面上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