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江浙沪地区共建产业园现状与分析.docVIP

笔记江浙沪地区共建产业园现状与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笔记]江浙沪地区共建产业园现状与分析 江浙沪地区共建产业园现状与分析 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与中部等地区共建了很多园区,运行如何,利益如何分配,遇到何种问题,未来如何走,这些都是外界非常关注的话题。 一、共建现状 由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等30多家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发起的“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成立已近4年,合作共建园区亦是目前长三角合作的重要内容。狭义的共建多指跨省合作,苏州与安徽滁州、上海与绍兴、上海与盐城等,近年来都多有尝试。广义上来说,省域内的跨市合作(如安徽、江苏的南北合作共建)、园区与园区合作、园区与企业合作等都是苏浙沪皖四省市近10年来探索出的多种合作共建模式。园区共建需要两个园区之间有较大的产业差距,这种才有合作基础。曾经见过一个上海的园区和南通某园区合作,但最后发现,上海的企业低端的很少愿意搬到南通去,而高端的产业地方政府又不放,因为南通那边的产业也较为先进,也不接受低端产业,所以互补性不强。这个或要避免。 21世纪宏观研究院根据各地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整理,截至目前,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参与合作共建园区已逾200个。其中,江苏、安徽数量最多,江苏已建成39家。跨省域共建中,江苏、浙江多与上海合作,安徽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后,与江浙沪三地共建园区较多。 一是从省域内的共建来看,江苏省委早在2005年就出台《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产业转移和南北挂钩共建产业园区,苏南苏北共建园区在长三角合作共建中起步较早,具有示范意义。安徽自2011年起学习江苏经验,也开始了皖南皖北合作共建的探索,目前共有3个南北共建园区。最新数据显示,广义上的共建园区安徽共有111家,其中已建成67家,签约44家。二是从产业结构看,江浙皖三省合作共建园区多数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电子器械、化工医药、食品等产业为主,而上海多依托自身产业和园区优势,开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长三角各地共建园区虽已蔚为规模,但实际产业协调仍处于探索阶段,利益共享机制、合作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空白。共建园区是集中化管理,在整个经济处于集聚发展的框架下,有更进一步优化配置的空间。 二、共建形式及情况 1、模式多样:2008年金融危机后,长三角先发地区的产业加速了梯度转移的步伐,得天时地利的周边后发地区如安徽、苏北等自然成为承接首选地,上海的传统产业顺势转移到周边地区。根据21世纪宏观研究院梳理,目前上海在江浙皖三地建立的异地工业园和开发区分区已有一定规模。较为典型的有上海外高桥(启东)产业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园等。此外江苏与安徽、浙江与安徽的合作共建也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吸引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载体,此类共建多为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合作,较为典型的有苏州工业园与安徽滁州共建的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总体来说,长三角地区现行的园区共建模式主要有五种:园区与企业、园区与政府,园区之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政府合作。从一省之内来看,先发市和后发市之间合作共建也较常见,如苏皖两省的南北合作,从一市域内看,市域开发区与郊县合作共建效果较好,如合肥柏堰科技园。 2、园区发展良莠不齐:虽然长三角各类共建园区遍地开花,但园区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合作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共建机制等都影响到园区发展。具体而言,起步较早的苏南苏北合作共建效果较好,这一模式直接带动了苏北盐城、宿迁等地在过去数年间的发展。自2006年7月设立首批10个试点园区以来,至2013年,江苏全省已设立南北共建园区37个,2011年,苏北五市GDP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从2010年起苏北地区多项经济指标连续多年高于江苏全省。与江苏相比,安徽自2011年始的南北合作共建则仍处探索中。安徽省发改委信息中心最近的一次调研指出,安徽全部各类共建园区中近50%的园区还没有形成明显的经济产出,仅省会合肥的4家共建园区工业总产值即占到全省共建园区的67.2%,而皖东的滁州有27家共建园区,工业产值才占全省的6.0%。共建园区之间良莠不齐,经济产出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多数合作项目还停留在传统制造行业,区域间发展也极不均衡。 三、存在的问题 1、利益共享仍存空白:共建园区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合作双方利益共享,而现有园区发展良莠不齐,最大障碍就是利益共享机制存在空白。现行的共建园区多为跨区域共建,不在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GDP统计、税收上缴等问题会相继产生。另一方面,一个市级政府协调下的市内合作则提供了一些成功案例,如合肥主要以市内合作共建为主,由市内重点开发区与周边县区政府进行合作,解决市内园区项目多地少、周边县区项目少地多的矛盾,前述合肥柏堰科技园,就是由合肥高新区与肥西县合作共建。2013年,柏

文档评论(0)

dafa童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