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地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至2017学年 第 1学期 教 学 日 历 课程名称_ 数学地质 性质_选修 总学时32 讲课24 实验6其它 2 授课班级地质工程13级学生人数40 任课教师_康永尚_职称_教授_ 所在院(系、部) 地球科学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现代数学地质   作者:康永尚 沈金松等     出版单位: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 写 说 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cup.edu.cn 教学时间 授 课 内 容 提 要 周学时 学时分配 备注 周次 星期 节次 讲课 实验 习题 10 2 3-4 0 绪论 4 2 4 3-4 1 章 概率论基础 1.1概率论基础 1.2条件概率和概率的乘法公式 1.3全概率公式和概率树 1.4贝叶斯概率公式和逆概率树 2 课内讨论一 11 2 3-4 2 章 随机变量和随机向量 2.1 随机变量及其数字特征 2.1.1 随机变量的定义 2.1.2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其特征 2.1.3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及其特征 2.1.4 随机变量的分类和数字特征 2.2 常见的概率分布函数 2.2.1 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 2.2.2 其它分布 2.3 m 2.3.1 2.3.2 协方差函数和相关函数 2.3.3协方差矩阵和相关矩阵 4 2 4 3-4 3 章 样本统计量分布和统计推断 3.1 抽样和样本统计量分布 3.1.1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3.1.2 随机抽样 3.1.3 样本分布函数和样本统计量 3.1.4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及其应用 3.2 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 3.3 假设检验 3.3.1 假设检验的含义 3.3.2 假设检验的原理 3.3.3 t-检验、x2-检验和F-检验 2 课内讨论二 12 2 3-4 Excel 统计函数应用 4 2 上机 4 3-4 4章 相关、回归及其应用 4.1 线性相关 4.1.1 相关关系和相关系数 4.1.2 相关系数的抽样分布和显著性检验 4.2 简单线性回归 4.2.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4.2.2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和应用 2 13 2 3-4 4章 相关、回归及其应用 4.3 多元线性回归及其应用 4.3.1 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和回归方程 4.3.2 回归系数的计算方法 4.3.3 显著性检验 4.3.4 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 4.3.5 多元线性回归实例 4 2 课内讨论三 大作业一 4 3-4 基于Excel的回归分析 2 上机 14 2 3-4 5章 趋势面分析及其应用 5.1. 概述 5.2 多项式趋势面的计算 5.3 趋势面拟合程度的检验 5.4 应用实例 5.5 趋势面剩余问题分析和其它问题讨论 4 2 课内讨论四 4 3-4 6章 聚类分析及其应用 6.1 聚类分析概述 6.2 原始数据的变换方法 6.2.1 标准化变换 6.2.2 极差变换 6.2.3 均匀化变换 6.3 相似性统计量的定义和计算 6.3.1 常用的距离系数 6.3.2 相关系数 2 15 2 3-4 6章 聚类分析及其应用 6.4 系统聚类方法 6.4.1 最短距离法 6.4.2 最长距离法 6.4.3 中间距离法 6.5 谱系图的形成和应用 6.5.1 谱系图的形成过程 6.5.2 一步形成法 6.5.3 多步形成法 4 2 课内讨论五 4 3-4 7章 判别分析 7.1判别分析概述 7.2 距离判别法 7.3 费歇尔准则下的两组判别 7.3.1 费歇尔准则 7.3.2 判别系数的确定 7.3.3 判别准则和判别效果的检验 2 16 2 3-4 7章 判别分析 7.4 贝叶斯准则判别法 7.4.1 贝叶斯判别准则 7.4.2 正态分布样品的线性判别函数 4 2 课内讨论六 大作业二 4 3-4 基于Excel进行聚类与判别分析 2 上机 17 2 3-4 8 章 主成分分析 8.1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