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宋明理学及科技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信息,可知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故C项正确;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朱熹明确了学生的最高道德目标,而不是学术目标,故D项错误。 C 3.在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A.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 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 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 A 4.(1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六艺卷帙浩繁,儒学太博而难以找到要点,用力多,而收效太少。儒学对于正君臣父子,别夫妇长幼尊的礼数,是任何一家都不能更改的。(2分)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竞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4分) 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宗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政治、思想环境的相对宽松,封建经济的较长的发展期,社会出现长期的相对承平状态;州县学的设立,书院的大发展,形成了一种鼓励读书,研究学问的风气;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3分,任答2点即可) 治国、平天下。(1分) 材料三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4分) 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1分)(一点即可) 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1分)(一点即可) 特点: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批判性的继承。(2分) 考点三 宋明理学及科技文化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宋元 考点 考纲 主要内容 高考示例 宋明理学及科技文化 (1)宋明理学(2)科技成就(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4)文学成就 (1)程朱理学;陆王心学(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简仪;《授时历》;《农书》(3)文人画与风俗画(4)宋词;元曲 2015课标Ⅰ40(1) 2015海南单科6 2015江苏单科21(2)(3) 2015北京文综15 2016海南单科7 2016上海单科8 材料一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二 (冯)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当是之时,失臣节者非道一人。 ——司马光《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