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及贡献-应用生态学报.PDFVIP

海草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及贡献-应用生态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 用 生 态 学 报摇 2014年6月摇 第25卷摇 第6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Chinese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Jun. 2014,25(6):1825-1832 海草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及贡献* 1,2 3 1 2 2 1** 邱广龙 摇 林幸助摇 李宗善摇 范航清摇 周浩郎摇 刘国华 1 2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红 3 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536000; 台湾中兴大学生命科学系,台湾台中402) 摘摇 要摇 由海草、红树林、盐沼草等植被组成的滨海和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中高效的碳汇热 点,它们所固定的碳被称为“蓝碳冶.作为全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海草生 态系统所固定的碳是蓝碳里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生产力、高效过滤及高稳定性造就了海草生 态系统巨大的固碳能力,进而对全球碳循环具有深刻影响.然而,人为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 使全球海草床加速衰退,成为地球生物圈中退化速度最快的生态系统之一. 当前,国内外对海 草床等滨海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关注、研究深度与广度仍远远不足,对全球海草固碳的评估 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为了能更准确地评估全球海草床的碳埋存,一些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应 优先考虑:1)全国和全球海草的准确分布面积;2)不同海草优势种类或不同地域的海草床碳 汇能力的差异;3)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海草生态系统碳捕获和碳埋存的影响. 关键词摇 蓝碳摇 海草床摇 滨海湿地摇 气候变化摇 碳逃逸摇 碳循环 文章编号摇 1001-9332(2014)06-1825-08摇 中图分类号摇 P461;X171.1摇 文献标识码摇 A Seagrass ecosystems:Contributions to and mechanism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QIU Guang鄄 1,2 3 1 2 2 1 long ,LIN Hsing鄄Juh , LI Zong鄄shan , FAN Hang鄄qing , ZHOU Hao鄄lang , LIU Guo鄄hua 1 ( State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Research Centerfor Eco鄄environmental Sci鄄 2 ences,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Guangxi Mangrove Research Center, Guangxi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Mangrov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3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