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40700 T 27-2007 慈姑生产技术规程.pdf

DB 40700 T 27-2007 慈姑生产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 B31 582 2007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号: — DB44 广东 省 农 业 地 方 标 准 DB40700/T 27 2007 慈姑生产技术规程 2007-10-10 发布 2007-10-22 实施 广东省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DB40700/T 27 2007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写。 本标准的慈姑地类型及选择原则参照NY 5331 2006 《无公害食品 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制定。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局、江门市新会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由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局、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农业办公室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芳源、陈均湛、谭秀梅、黄林华、梁金带、刘北顺、吴金陆。 I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DB40700/T 27 2007 慈姑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慈姑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环境条件、慈姑地选择、慈姑地准备、品种、育苗、定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江门地区慈姑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 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适用于本标准。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331 无公害食品 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中华人民 和国种子法 中华人民 和国植物检疫条例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农业部分) 广东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 3 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匍匐茎 植株长大后,从各短缩茎的叶腋中抽生的地下茎。 3.2 球茎 由伸长的匍匐茎先端几节膨大而成的地下茎。球茎是收获的主要产品器官。 3.3 压苗 定植后,将长出泥面的分株幼苗,用手斜压入泥中10 cm左右,控制群体分株,促进主苗壮旺和球 茎肥大的栽培措施。 3.4 捺叶 将植株外围老叶连同叶柄捺入株旁泥中的栽培措施。 4 环境条件 慈姑地环境应符合NY 5331规定。 5 慈姑地选择 选择有机质含量1.5%以上、淤泥层厚度20cm以上、土壤酸碱度适宜在pH值6~7.5之间、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水田和池塘。 6 慈姑地准备 6.1 水田准备 1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