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分角色朗读 孔明 司马懿 司马昭 飞马 众官 旁白齐读 欣赏《空城计》视频片断,揣摩人物形象。 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整。 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 开端 兵临西城(1自然段) 发展 临危施计(2自然段) 高潮 司马中计(3、4自然段) 结局 孔明释计(5、6自然段) 分析第一部分:兵临西城。 第一部分主要写施用空城计的背景,突出一个“危”字。具体写“危”的内容有哪些? “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而诸葛亮仅有五千兵,却还有一半去运粮草,城中仅余二千五百人,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课文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危急的气氛,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兵压境,而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士兵二千五百人,兵力如此众寡悬殊,诸葛亮一开始就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失败境地!在这近乎绝境之中,越发显出诸葛亮的成竹在胸、从容不迫,力挽狂澜的气度。 分析第二部分:临危施计。 在这近乎绝境中诸葛亮都做了些什么? 他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在这一部分中,虽未直接写诸葛亮的神态,但通过他有条不紊地发布一系列命令,表现了他临危不乱,沉着应战的统帅风采,他所采取的措施都是围绕“空”字做文章,就是让司马懿看到一座空城。他还严肃纪律,谨防露出破绽,同时还安抚属下,“吾自有计”。这些描写鲜明地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分析第三部分:司马中计。 这一部分重点写谁?是怎样写这个人物的? 以司马懿为重点,写他的所见所思所感,先写他“笑而不信”,再写他“看毕大疑”,即令退兵,后面写司马懿父子的对话,写出了他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多疑、自负的特点。 司马懿并非平庸,他对诸葛亮十分了解,他不相信诸葛亮会如此“弄险”,对于诸葛亮的长于谋略,他也早有领教,此时他不进西城也并非没有道理,因此不是他太愚蠢,而是诸葛亮太聪明了!司马懿的老谋深算,更衬托出诸葛亮的高超智慧。 分析第四部分:孔明释计。 “抚掌而笑”,这种笑是侥幸的、如释重负的笑。孔明释计,他已算到司马懿所思所为,先人一步,棋高一着, 表现了他知己知彼,神机妙算。 看到魏兵退去,诸葛亮有何反应?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 临危不惧 多疑自负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老谋深算 刚愎自用 诸 葛 亮 司 马 懿 课后作业 1、结合课文,展开想象,替司马懿写一段话,回复诸葛亮对他的嘲笑。 2、练习册相关习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