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VIP

人教版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2003上海)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然而,当初京师同文管增设天文算学馆,报名入学者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的干涉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洋务官员的无能 D、维新人士的抵制 13、(2002江苏河南综合)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 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 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 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洋务派 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西方的技术等 为什么每次西学东渐都会遇到强大的阻力? ⑴中国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在中国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华夷观念,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 ⑵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发展壮大,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封建自然经济,因而,新思想缺乏社会基础。 ⑶清朝统治者的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使民众思想保守,愚昧无知,从而造成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⑷封建顽固势力坚守纲常名教,士大夫阶层思想保守,很大一部分官僚仇视一切外洋事务,抵制新思想,这是新思想传播的直接阻力。 * 很少付诸实践,没能阻挡住列强侵略中国的步伐,震惊中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 * “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起点 * 政治:甲午战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思想: * 论战的性质:资本主义思想对封建思想的正面冲击 * 近代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模仿,但结果却失败了,民族危机更加严峻? * 有局限性,却遇到来自顽固派的巨大阻挠 ② 焦点: 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 要不要 变法维新 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最基本 核心 论战的焦点 封建顽固派 维新派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要不要 维新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 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祖宗之法不可变 宁亡国不可变法 变者天下之公理 反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权 坚持科举取土,反对西学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思考: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要把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1、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 2、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由资产阶级的软弱属性决定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A. 实质: 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 B. 影响: 推动维新思想传播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高涨 ③ 作用 ① 背景:19世纪末, 面临亡国灭种之祸 甲 午 战 争 4、维新变法运动 (实践) ② 过 程 A. 康有为上书 B.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光绪帝与《定国是诏》 ③ 结 果: 实行103天 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戊戌六君子 ④ 影响 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作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 一次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 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 ——学习器物 ——制度模仿 民族危机加深 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向西方学习 与 探索救亡道路 相结合 试从背景、领导力量、内容、实践影响比较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领导 地主阶级洋务派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内容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倡新学,兴民权,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实践影响 掀起洋务运动 掀起维新变法 思想启蒙 思考: 维新变法思想的性质、目的、失败原因 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