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测量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TK测量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胡政军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一地质队,山西 忻州034000) 摘 要:结合生产实例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 目前采用的RTK测量的主要过程进行 了剖析,总结 可提高RTK测量在地质工程应用的几点结论和一些质量控制建议。 关键词:RTK 地质工程;测量方法;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P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OO4—5716(2OO9)01一O147一O3 1 概述 的卫星且具有较好的几何分布,并且基准站与移动站间 由于 RTK实时动态测量具有实时、高效的特点, 的数据通讯 良好,就可以进行测量。目前,RTK技术已 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测量成果的精度 经渗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正在发 和可靠性方面,从其诞生之 日起就充满了争议。RTK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多个生产实例,就 技术的出现,几乎完全改变了传统地控制测量方法,然 RTK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对 而RTK的测量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遮挡、 正在进行这项工作一线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强磁场干扰、太阳黑子及超远距离等因素都对测量质量 2 RTK技术在地质勘查区一级图根控制点测量中应用 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可导致无法测量。RTK的关键技 2007年4月,我们对晋北一金属矿地质勘查区布设 术是初始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数据链传输的高可靠 了四等控制网,在此基础上用GPS快速静态方法布设了 性和强抗干扰性。RTK系统原理虽然很复杂,但从应 13个GPS控制点,经观测合格并采用南方 GPS数据处 用角度来讲,还是相当简单和方便的,只要有足够数量 理软件平差,然后采用RTK双次测量技术进行了复测。 (1)作业方法:在测区中部选择四等控制点架设RTK 供同步观测;移动点与基准点距离应不超过10km。 基准站及电台等,并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RTK移动站 (4)RTK方法的优点是作业速度快、精度高。 依次到各点测量。重要的是第二次测量时需重置整周模 从表 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RTK双次测量与GPS 糊度,并把双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成果。 快速静态测量成果的坐标分量最大差异为 1.8cm,这其 (2)作业精度:平面 10mm4-2ppm;高程 20mm-4 中还包括了对中等其它测量误差的影响。因此在本例 2ppm 。 中,RTK测量与 GPS快速静态测量的成果无显著差 (3)作业要求:在观测时段内应确保有 5颗以上卫星可 异,精度相当。 表 1GPS快速静态与RTK测量的成果比较 中误差 MX一土~/【 日 可 +0.012 =4- 酉 =4-0.011 Ms=+ =土o.016 3 RTK技术在地质工程点测量中应用 高程值。 (1)作业方法:在测区中部选择远离各种强电磁干 扰源、周围应无明显的大面积的信号反射物、视野开阔 表2 RTK测量的成果精度统计 的相对制高点等观测条件良好的控制点架设基准站,并 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RTK移动站依次到矿区钻孔、 探井、探槽、勘探线、地质点等地质工程点测量。 (2)作业要求:在观测时段 内应确保有 5颗以上卫 星可供 同步观测;移动点与基准点距离应不超过 10km 。 表2中的 、 和M 是指点位在平面、高程和空 间位置的均方根(RMs)。以上精度统计中可以看出RTK 测量完全满足一般地质工程点的测量精度要求。 4 RTK坐标转换 对于一定区域内的地质工程测量,我们往往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