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雙線交織的敘事結構 本文寫作採用雙線結構。當中的兩條線索,一條是主角秀潔的獨白與回憶;另一則是一齣正在上演的玉山招牌戲秦香蓮,而以後者為主線。 雙線交織的效果有二: 1造成戲劇和現實之間的張力。 2凸顯「舊文化衰敗」的主題。 (三)象徵手法的運用 在語文中,借用所描述的具體事物或透過某種意象的媒介,寄寓某一種抽象觀念的技巧手法。 1.篇名的象徵意義 題目取為「散戲」,意味著「結束、散場」,但因為這齣戲草草收場,所以這裡的「散」字,也象徵著「零碎、鬆散」的意思。此外更象徵了玉山歌劇團即將解散,以及歌仔戲文化的沒落。 2.人物的象徵意義 (1)秀潔:秀潔象徵著傳統文化的堅持者。 (2)金發伯:象徵著舊文化的守護者。 (3)阿旺嫂:阿旺嫂象徵妥協於現實者。 (四)倒反手法的運用 倒反手法在文中多用以表現人物內在的無奈與痛楚。 1秀潔心裡想著:「回去跟年邁的父母學種田,將來不要太挑剔,找個安分勤懇的種田人嫁了,生幾個孩子,好好教導他們,也不必規定他們必須有什麼大成就,只要安安分分做人,不學歌仔戲就可以了!」 2金發伯說:「我想,玉山是應該解散了,大家去找一點『正經的』事情做,好好過日子,從此以後,誰都不要再提歌仔戲了……」 (五)對比手法的運用 1.今昔對比: 金發伯說:「我選的戲目是精忠岳飛,演十二道金牌,玉山的招牌戲!妳一定記得以前我們演這齣戲時,臺下人擠人的好光景……」 2.臺上與臺下的對比:賣力演出與冷清觀賞 3.人物間的對比:人物間對比最強烈者當屬秀潔(堅持傳統)、阿旺嫂(妥協現實)。 (六)以景襯情的描寫技巧 藉外在景物的描寫烘托人物的心理,稱之。 如果說昏暗的天色是歌仔戲日漸蕭條的暗示,那麼與天色相比,菸的微弱火光則是主角的熱情。菸的亮度雖然不能與太陽的亮度相比,但我們卻在這抹微光中看見了他們的勇氣。 (七)平實樸素的語言運用 洪醒夫曾說:「只想實實在在的把我的感覺和想法告訴別人,所以採用平凡的文字,實實在在寫人,實實在在寫事。」 因此,本文的敘述語言是平實自然的。 資料及圖片出處 1 大家來唱歌仔戲 .tw/Study/ 2 高中國文科資訊融入教學─散戲 .tw/cerc/school/LS13/L13.html 3 影片出處 YouTube(一個網際網路網站,提供使用者免費上傳或分享短片。 ) * * 第十三課 散戲作者:洪醒夫 歌仔戲簡介 木柵高工 梁瓊方老師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彰化縣二林鎮 洪醒夫文學公園塑像 作品說明:洪醒夫少年時代努力讀書與長大後在文學上發展的連結。構想來自洪醒夫雙親的回憶,母親林彩鸞曾經這樣描述:「這孩子,如果要叫他去做工作,就連書本都帶去田園裡看」;洪醒夫父親洪來用也說過:「讀國小一年級、他就一邊讀書一邊看顧牛。」 歌仔戲簡介 一、簡介 「歌仔戲」是集結大家熟悉的民謠小調,所編制而成的戲曲表演,故事內容多選取大家耳熟能詳的題材,因此能廣為流傳,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戲曲。 二、起源 歌仔戲發源於宜蘭,為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發展至今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歌仔戲初期演出形態 歌仔戲初期的演出形態稱為「落地掃」。 歌仔陣行進之際,遇群眾聚集之場所,即 以竹竿四支圍成表演區,就地演出,謂之 「落地掃」。 「落地掃」表演場所可能在廟埕或路邊, 選擇一面面對觀眾,但實際上觀眾得以在 任一方向觀看演出。 野台歌仔戲 一、定義 野台歌仔戲是指依附在民間廟會慶典、以酬神祭典為主要演出目的。二、演出形態 野台歌仔戲的演出方式是「做活戲」。所謂「做活戲」就是演出時無固定的劇本,僅由資深演員在演出前臨時決定戲目、分派角色、講述分場內容,再由演員憑臨場反應表演全劇。 內台歌仔戲 一、定義 內台歌仔戲是指在室內戲院、並收取門票的職業性演出。1925年左右,進入室內舞台演出,開啟了內台歌仔戲時代。二、演出形態 內台歌仔戲以營利為目的,觀眾必須買票方得以入戲院看戲。演出前通常由演員穿著戲服至街頭綵街,以吸引更多觀眾,增加票房收入。 廣播歌仔戲 一、定義 廣播歌仔戲,就是在廣播電台播放的歌仔戲。 二、演出形態 廣播歌仔戲的特色是只能用耳朵聽,不能用眼睛看,所以視覺上的事物,如人物造型、服裝妝扮、身段動作…等,完全靠演員的敘述、音效的輔助,再訴諸觀眾的想像力,方得以具體化。由於廣播注重聽覺享受,所以這個時期創作了相當多的歌仔曲調。 電影歌仔戲 台灣第一部歌仔戲電影片為1955年都馬班拍攝的「六才子西廂記」,然而由於品質不佳,上演三天就下片了。 但此舉引起了麥寮「拱樂社」的老闆陳澄三的興趣。陳澄三製作拍攝「薛平貴與王寶釧」,並於1956年正式上映。「薛平貴與王寶釧」一推出,便引起轟動,賣座相當好。到1965年左右,電影歌仔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