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漫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童医疗中心 心内科 夏 伟 定 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的病理过程。病毒感染时,病毒不仅局限于心肌,也常引起心内膜、心包的炎症,及其它脏器的炎症病变,因此,同时可患心包炎(Pericarditis)、心肌心包炎(Myopericarditis)和全心炎(Pancarditis)。 19世纪初,Fiedler报道一组病例,有VM临床表现,但病因不清楚。1956年(荷兰人)Javett et al首先报道由CVB3引起的VM。1957年(南非人)Fletcher报道由CVB4引起的VM。1959年Null报道由CVB5引起的VM。70S中期以来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我科情况看,它已占心血管住院病人的首位。 VM的确切发病率不清楚,有人报道在任何病毒性感染疾病中,大约有40%的患儿有EKG的改变,可见亚临床型的VM并不少见。 国外学者认为,心肌炎的发生率通常被低估,据报道,死于创伤的青壮年的尸解显示通常的淋巴细胞性心肌炎的发生率约为4-5%,猝死的儿童的发生率约为16-21%,在特发型扩张性心肌病成人患者中,心肌炎的发生率为3-63%。 一.病毒的问题 近年来,经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已证实其病因为病毒。 (一) 病原体:VIRUS Coxsackie Virus (CV) CV是1948年Delldorf Sichler从New York的Coxsackie镇发现的,属于小RNA病毒。A组有24个血清型,B组有6个血清型。其中下列血清型可引起VM A 1、2、4、5、8、9、16 尤其是(4、9、16) B 1~6 ? 报道者 年份 病例 CV阳性 ? Johson 1961 34 1(3%) Sainani 1968 57 22(39%) Aynthya 1974 18 4(22%) EL-Huyrassy 1980 102 38(37%) ? ? 作者 病毒分离 血清抗体测定 例数 阳性率 例数 阳性率 ? 苏诚饮 1980 30 53.3 20 30 施藕笙 1980 34 8.8 3 100 谢若男 1992 36 19.4 133 36.1 Echo Virus 1、3、5~9、11、12、14、16、17、19~22、25、30 Poliovirus 脊髓灰质炎病毒 Ⅰ、Ⅲ型 Influenza Virus 流感病毒 国外报道流感期内VM发病率为9~75%不等,国内报为10%±. Adenovirus 腺病毒 Hepatitis virus 肝炎病毒 二.关于病理 主要为间质细胞浸润和心肌纤维的变性坏死 轻: 需找几个视野方能发现病灶 中: 多数呈灶性改变 重: 广泛而严重 呈弥漫性改变 三. 诊断问题 特点: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是病情轻重悬殊和自觉症状常较临床检查实际病情为轻. 轻型病人占大多数,临床症状多不明显 缺少特异性检查手段 缺少确诊性检查方法 前驱期: 发病时或发病前1~3W有病毒感染史和不明原因发热等. 症状: 自觉症状轻,常见乏力、胸闷、心悸、头晕、心前区不适等. 体征: 面色苍白、心音低钝、心律不齐,重者可闻及奔马律、低血压. (一)EKG: 在VM病程中,无论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在它的全部病程中总会在某个时期出现异常的EKG表现,是VM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指标. 1.心肌代谢性改变: ST-T改变、QRS低电压、Q-T时间延长、异常Q波. 2.心脏传导系统电生理特性改变:可在某个或多个部位出现自律性应激性及传导性改变,EKG出现相应的心律失常. (二)ECHO:与临床表现相同,轻重间差异较大.可表现为心脏扩大、心肌收缩无力 、心室壁和室间隔回声粗大等 (三)CXR:约1/5病人有心脏轻至中度增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 (四)心肌酶学改变: CK(Creatine Phosphokinase) C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pdf VIP
-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大家的日语 1-9课测试试卷1.doc VIP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JJF 1593-2016 国家检定校准 规范.docx VIP
- Service invoice 服务发票模板.doc VIP
- 浅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对策.docx VIP
-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建档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 VIP
- 幼儿园小班妈妈在哪儿课件..pptx VIP
-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防冻保温实施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