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公共权力监督的几点思考.docVIP

关于加强公共权力监督的几点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关于加强公共权力监督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以建立健全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为出发点,试对当前我国产生腐败的经济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当前我国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作出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于我国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设计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公共权力 监督 思考   温家宝同志在国务院召开的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是各种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必须把加强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这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保证”。因此,对腐败及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公共权力腐败的形成及原因   1.经济方面   毋庸置疑,经济根源是国家公职人员腐败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首先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对公职人员形成了一个能够寻求租金的巨大市场。其次竞争中的非诚信制度,使得一些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利用现行体制中的弊端,以私分的方式,化公为私,大量侵吞、占有国有资产。   2.政治方面   我国是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也尚不健全和完备,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人为存在。一方面由于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和一些领导尚不习惯接受监督,致使一些必要的监督流于形式,致使一些国家公职人员可以利用职权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的严重官僚主义,诸如办事拖拉、不负责任、好大喜功、官样文章,乃至于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粉饰太平等等。都是造成国家公职人员腐败的根源所在。   3.思想方面   一方面,我们多年来竭力反对的特权思想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国家公职人员中仍然存在“当官做老爷”的旧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利用职权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旧的衙门作风。另一方面,西方一些腐朽没落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严重污染了小部分国家公职人员的灵魂,使他们在追求享受、豪华生活方式的同时,玷污了手中的权力。可以说,中国传统封建特权思想和西方腐朽思想的奇妙结合,组成了腐蚀人们头脑的外在思想污染源。   二、当前我国公共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监督工作软弱乏力。从当前我国政府监督现状来看,公共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就权力机关而言,尽管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了它重要的监督地位和权力,但现行法律只对监督的内容、范围和形式作了原则规定,而对行使监督的程序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使人大实施监督有时无章可循,无从下手。在实践中不便操作,难以落到实处,导致人大监督搞“形式”走“过场”。再如,就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而言,我国宪法中规定的有关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还没有通过专门法律加以具体规定,权力的行使缺乏法律设定的可操作性程序。再加上现行体制的缺陷,比如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权力的行使和运行缺乏透明度,人民群众对行政活动、政策规定缺乏了解,监督的渠道不甚通畅等,这就使得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受到较大的限制。社会舆论监督也尚未制度化和法制化。   2.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威性   一是监督主体实际情况来看,大都处于附属地位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比如,在行政机关外部监督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并向它负责,因而它应该是代表国家或人民的意志,对国家行政机关实行的最有权威的监督。但目前人大监督是法律地位高而实际地位低,理论上应有的权力与现实中应有的权利有差距,监督工作依然是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监督制约的法规不完善,力度不够;机构不健全,强度不够;手段不配套,深度不够;尚未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应有的监督权。二是监督机构在同级党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监督缺乏权威性(纪委也是实行双重领导,各自领导体制没有变化),因此,这种监督主体依附于监督客体的关系,是无法显示它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的,难以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对同级政府机关领导班子及其“一把手”难以实行真正的监督。   3.群众监督的威力和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依法享有对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目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公开化、民主化程度不高,及群众监督一度被扭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造成群众监督软弱无力。   一是官员漠视群众的监督。由于官本位的影响和官职荣誉的影响,使众多公职人员忘了公共权力来源于社会的委托,将公共权力视为一己之私。因而漠视甚至规避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是群众监督意识淡漠。由于我国长期缺乏民主传统,受到强大的封建专制的压制和扭曲,与之相应的政治文化的封建色彩浓重,广大人民对政权有浓厚的依附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