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教育情境下特殊需求学生的辅导.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504教室方案:(三)行為與常規輔導方面 (A)使用正增強策略: 以口頭或文字方式給予學生正面回饋 建立酬賞制度 盡量給予學生易完成的工作 以肢體語言給予行為提示 以角色扮演方式練習 給予每週固定的個人諮商或輔導時間 必要時,為學生爭取召開個案研討會的機會 (B)教師的處理方式需一致: 對於任何獎勵與後果的同步執行 對於已公佈的規定的落實 (C)激發學生的領導精神與責任感: 指派任務,讓學生表現專長與優點(自我決策能力的提升) 實施“本週/月之星”制度 賦予責任績效的自我檢核觀念 (D)呈現具體明確的目標並貫徹獎勵制度: 說明具體可達成的目標與時間表 配合酬賞制度的使用 建立課業與行為表現的獎勵實施辦法 與學生訂定契約 善用行為改變技術 各種有效教學策略彙整: 1.多用多媒體教學 2.提供閱讀指引或重點提示的講義 3.善用學習夥伴制度 4.多進行合作式教學 5.教學過程儘可能提供圖表、圖示、關鍵概念 6.必要時調整作業的份量或評量的難度 7.善用正向支持的增強系統 8.把握隨機教學契機 特殊需求學生所需要的教學資源: (七)有效教學策略 Only if we can understand can we care; Only if we care will we help; Only if we help shall we be saved! ? ? ? ? ? ? ? ? ? --Jan Good, 1990 因為有瞭解,所以有關懷; 因為有關懷,所以有行動; 因為有行動,所以有希望; 因為有希望,明天會更好! ※向您推薦一個好網站: 臨去秋波… ※再向您推薦兩部相關電影: 臨去秋波… 問題與討論 您可以這樣找到我: splinch@cc.ncue.edu.tw 辦公室: (04) 7232105轉24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立馬公高中101-1特教專題講座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如何協助身心障礙學生適性發展學習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教系 林千惠 且讓我們先來感同身受一下認知障礙學生的學習困窘 請預測一下這兩位學生在「非友善校園」中的學習與適應…… 請分享您看完這兩幅過動兒自畫像的感想: 最後考考您:這是一位什麼樣的身心障礙學生? 您對他(她)的學校生活適應有幾成樂觀的期待? We believe in you, we believe in your potential, and we are going to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help you develop your potential. --Clinton, 1997 一切為了孩子, 為孩子的一切, 為一切的孩子。 認識融合情境中的特殊需求學生 特殊需求學生的出現率 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分析 特殊需求學生所需要的教學資源 特殊需求學生的輔導原則與具體策略 結語 主要內容 認識融合情境中的特殊需求學生: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定義 定義:所謂融合教育,是一開始即將身心障礙學生安置於普通教育情境而不將之隔離,並由普通班級教師來照顧班上的每一位學生,但必須給予普通班級教師適當的支持系統(如:諮詢教師)、相關服務(如:輔導諮商)、以及教師成長。 There is only one kind of education for all kinds of students! 認識融合情境中的特殊需求學生: 大分類趨勢下的各類特殊需求學生 特殊需求學生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輕度障礙 生理障礙 重度障礙 資賦優異 其他 感官障礙 認識融合情境中的身心障礙學生 融合情境中 常見的SEN學生 學習障礙 自閉症 輕度智能障礙 肢體障礙 聽覺障礙 視覺障礙 其他顯著障礙 情緒行為障礙 特殊需求學生的出現率 ? 文獻上的推估值:3% ~ 5% 特殊需求學生的出現率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09) 外表方面 學習特徵方面 人格特質方面 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與需求分析 案例分析--融合情境中特殊需求學生 特質與需求分析 (1)國小中年級:行動與環境使用問題 (2)國小高年級:行為與人際互動問題 (3)國中階段:溝通與生涯定向問題 (4)高中職階段:認知與學習適應問題 學 業 輔 導 生 活 輔 導 ■作業調整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