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江苏农业科学.pdf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江苏农业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45卷第3期 — 55— 张桂芝,姜海洋,马光恕,等.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3):55-58.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3.015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1 1 1 1 1 2 张桂芝 ,姜海洋 ,马光恕 ,廉 华 ,杨 升 ,张军民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63319;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   摘要:以克新13号、费乌瑞它、延薯4号3个熟期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旱作模式、随机区组设 计,通过测定苗后5~30d匍匐茎中糖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研究马铃薯匍匐茎发生和形成过程中 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蔗糖、可溶性糖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延薯4号的可溶性糖含 量除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则是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蔗糖含量与SS活性的变化趋势近似,SPS活性呈现“M”形, 转化酶两谷一峰变化趋势。SS、SPS是影响蔗糖合成的关键酶,转化酶是分解转化蔗糖的关键酶。匍匐茎决定着块茎 的形成,通过此试验研究旨在为马铃薯块茎形成提供理论依据,为指导马铃薯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马铃薯;匍匐茎;糖代谢;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S5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3-0055-04   2015年,马铃薯被我国确立为主粮作物。马铃薯营养丰 酶]在植物糖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器官的发生和果 [4-5] 富且耐旱、抗性强、适宜种植范围广,可兼做粮食、蔬菜、饲料 实品质形成 。转化酶与蔗糖合成酶的共同作用是影响普 [6] 和工业原料,对亚洲乃至全世界72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都是至 通栽培型番茄果实中糖积累的重要因子 ,高浓度的糖是促 [1-2] [7] 关重要的 。 进块茎发育的重要因子 ,相对于其他可溶性单、双糖类,蔗 [8] [6] [9] 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器官组织赖以生长发 糖诱导结薯的能力更突出和高效 。对番茄 、大豆 、甜 [3] [10] [11] [12] 育的重要能量和物质基础 。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可溶性 菜 、玉米 、大葱 等作物的研究表明可溶性糖代谢及其 糖是植物糖类物质的重要组分,蔗糖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 酶活性变化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SS既能催化蔗糖合 贮存和运输的主要形式,协调植物源库关系的信号分子,蔗糖 成又能催化其分解,SPS被认为是催化蔗糖合成的主要酶,转 [13] 和相关酶[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转化 化酶催化蔗糖分解为单糖 。 匍匐茎的形成和发育直接影响块茎形成进而影响产量, 收稿日期:2015-1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