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ILENAME EXP403氦氖雷射的工作原理.doc; DATE \@ yyyy/M/d 2002/9/13
附錄 氦氖雷射的工作原理
以下的敘述是與雷射有關的量子力學、光學和電子學知識,供有興趣的同學參考。
圖A-1
雷射光的一般特性
雷射光和一般光源所發的光之性質不大一樣,主要在於雷射光有下列四個特性:
亮度:能量集中在細小的光束裡,因此能量密度極高。
單頻:頻率非常固定,而且頻寬很窄。
平行:發散的角度很小,非常接近平行光。
相干性:在空間或時間上,不同位置,任意兩意兩點的相位之間都有很高的相關性,因此是做干涉實驗的良好光源。
要了解這些特性如何產生,必須先知道雷射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簡介
如圖A-2,氦氖雷射管是一支玻璃管或鋼質的長管,內部充入稀薄的氦氖混合氣體。雷射管的下方有一個直流電源裝置,它將輸入的110伏特交流電壓轉變成1100伏特的直流電壓,然後在雷射管內的一對電極之間產生強電場,氣體原子受電場作用被激發而發光,所發的光經雷射兩端的鏡片多次來回反射,從前端的鏡片射出。這束紅光是單色光,波長為6328,且具有前面所述的四個特性。
注意:請切勿自行打開雷射的外殼。
雷射管結構
雷射管由位於中央的長毛細管(直徑約1mm)和包圍在外面的外管(玻璃或鏔質,直徑約1吋)構成(圖A-2)。中央的毛細管是”雷射作用”發生的地方,管內有1/300大氣壓的氦(85%)、氖(15%)混合氣體。外管有兩個功用:一是加強中央的毛細管和兩端的反射鏡之機械強度,以維持準直的光徑。一是儲備大量的氖氣,以遞補被陰極吸收掉的氖原子。
雷射作用由原子產生,氦原子並不直接參與雷射作用。氦原子和氖原有相佾的激發能(圖A-3),在激發態的氦原和氖原子碰撞時可以把激發能傳給氖原子而提高激發態氖原子的數目。加了氦氣之後,雷射光的強度可以提高為原來的200倍。
圖A-2 雷射管
圖A-3 氦氖雷射的能階:(a)氦能階 (1)激發(2)碰撞。(b)氖能階。
雷射作用(laser action)
雷射管內發生高壓放電時,氣體原子從碰撞過程中獲得能量,會由平時的型態躍遷到激發態(圖A-4(a))。在激發態的原子是不穩定的,經過很短的時間後,就會自動回到基態,而將剛才得到的能量(分一次或多次)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來,這種過程稱為”自發放射”。(spontaneous emission) (圖A-4(b))。自發放射過程中放出的光子並沒有特定的方向,使得雷射管發出如霓虹燈般的光輝。
自發放射過程中放出的光子,總有一些,其方向恰好和毛細管平行,因此可以在兩端的鏡面之間來回多次反射,仍然不會逸出毛細管。這種光子有很多機會和激發態的原子相遇,刺激它回到低能態,同時放出完全相同的光子,謙兩個光子不論頻率,方向與相位都相同,而且循原方向繼續前進,這種過程稱為”激發放射”(stimulated emission)(圖A-4(c))。很容易可以想見,在來回反射的路途上,這群光子由於”激發放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光子加入。數目如滾雪球般地增大。這種激發態介質使光強度放大的作用稱為”雷射作用”(圖A-5)。雷射作用使電射光具有前述的四個特性,其英文名字”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the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幾個字的縮寫,意思即”經由輻射的激發放射過程使光放大”。
當然,這群光子的數目不可能無限制地增加,因為當光子的數目增加時,激發放射的過程會增加,使在激發態的原子數目降低。最後,單位時間內增加的光子數會等於單位時間內損失的光子數而達到平衡狀態。所謂損失的光子是泛指逸出雷射管的光子,包括輸出的雷射光,以及被介質散射的和被鏡片吸收的光子等等。
圖A-4 光與物質的作用:吸收(b)自發放射(c)激發放射
圖A-5 雷射作用:(a)雷射剛開始激發時,自發放射比較多。(b)沿雷射管的軸方向之激發放射漸增。
汲取方式(pumping method)
利用激發放射的過程雖然可以放大光的強度,但是,一個在低能態的原子吸收一個光子而躍遷到高態態的機率,和一個在高能態的原子受剌激而放出一個光子的機率相等(這關係在1917年為愛因斯坦推導出),因此光經過介質時,它的強度到底是被放大或是被衰減,要看在高能態的原子數多,還是在低能態的原子數多而定。在平衡狀態下,愈高能態的原子數目愈小#1,所以光經過時總是被衰減。若要把光放大,必須使在高能態的原子數多於低能態的原子數,這種分佈和正常的分佈是顛倒的,此現象稱為”居數倒轉”(population inversion)(圖A-6)。
圖A-6 倒轉居數 (a)正常居數分佈(b)倒轉居數分佈
要造成居數倒轉,必須使用特殊的方法,把原子從低能態”汲取”到高能態去。對於氣體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