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第一、编制依据
1、 国道主干线同江至三亚公路(莱西至两城段)暨前湾港疏港连接线工程(XX段)招标文件。
同三线前湾港疏港连接线工程(XX段)设计图纸.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其他相应的公路工程施工规范、试验规程.
《同三线前湾港疏港连接线工程(XX段)投标合同》
第二编制说明
本次施工组织设计自2001年12月份初开始着手准备,12月底形成初稿。期间参与编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对类似工程进行了参观考察。对初稿进行了讨论及修改,完成编制。
第三、工程概况
3.1 工程地理位置
本工程为国道主干线同江至三亚公路(莱西至两城段)的一部分。位于XX与XX之间,本路段为前湾港疏港连接线工程XX段。起讫桩号为KXX~KXX,全长7公里。路线基本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按高速公路标准修建,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8.0米。桥涵与路基同宽,全线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超20级、挂车-120。本合同段构造物设置情况如下: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 量
备 注
1
路线长度
Km
7.0
2
路基土石方
Km3
895.2
3
大桥
m/座
907.93/2
4
中桥
m/座
62.91/1
5
小桥
m/座
33.34/1
6
涵洞
道
9
7
天桥
座
3
8
通道
道
6
3.2 地形、地貌
本路段沿线位于剥蚀丘陵区,无大的山脉及水系存在。地形起伏不平,地形总体上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貌上属丘陵、剥蚀残丘及剥蚀堆积的准平原,路线大部分沿丘陵坡底通过,多为缓坡和中坡,路线地形上中间高两头低,西高东低,沿线残丘冲沟,陡坎等微地貌发育。地形海拔标高最低54m左右,最高170m左右。
3.3 自然地理环境
3.3.1 气象条件
路线所经区域属海洋性暖湿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迟秋爽,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夏季多南-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1.9℃。六、七、八三个月为集中降雨时间,降雨量为全年的67%。沿线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02天,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447.1小时,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34厘米
沿线主导风向为北风,主导风向转换在4、9两月。春夏季以南风偏南风为主;秋冬季以北风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3.4m/s,最大风速28m/s。
3.3.2 地层
区内出露的基岩主要为花岗岩,以中生代燕山晚期侵入岩为主,多呈岩基产出。岩性主要为石英二长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脉主要有花岗细晶岩、闪长玢岩、辉绿玢岩。
3.3.3 水文地质
路段内河流均属源短流浅,雨源季节性河流,雨季河水猛增,旱季河水干枯。河水与降雨关系密切,视各年降雨量的变化,年断流时间1~6个月不等。在12月份和来年1~4月份断流。
本路段位于剥蚀丘陵区,基岩为岩浆岩,无良好含水岩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带中,裂隙在各处发育的深度不同,互相连同性差。水位埋深较浅,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来水期水位埋深1~2m,局部地点自流。根据现场调查,打井出水量较小。
3.3.4 工程地质
根据现场考察,本路段土质较好。岩层主要为岩浆岩,及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层,其岩性为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闪长岩、砂砾及粉质粘土。并有多期岩脉出露。
本路段内无不良地质现象,区域地质条件稳定。
3.4 主要设计标准
3.4.1 路基设计标准
设计时速:100
路基宽度:28
路面横坡:行车道和硬路肩2%,土路肩3%
3.4.2 桥梁设计标准
3.4.2.1设计时速:120
3.4.2.2桥梁宽度:双向四车道28
3.4.2.3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
3.4.2.4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3.5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3.5.1 筑路材料
3.5.1.1石料、石灰、砂料、水泥
沿线砂石料、石灰、水泥较丰富,路线附近有一定规模的开采料场或生产厂家。砂料主要分布胶州市南关、九龙镇以及胶南市大珠山镇、大山镇等处。石料以花岗岩为主,主要分布在胶州、胶南境内。
3.5.1.2钢材、木材
钢材、木材可从烟台、青岛等地采购。
3.5.2 交通条件
本合同段沿线穿山越岭,地形复杂,需修筑大量临时便道。
3.6 供电与通讯条件
沿线电网以农用电为主,本工程用电除预制场及集中搅拌站采用网电外沿线均以自发电为主;沿线区、市、乡、镇一般均有国内直拨通讯设施。
第四、工程特点分析
本工程路线长,横跨黄岛与胶南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