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5诗歌鉴赏含解析.docVIP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5诗歌鉴赏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页码页码 / NUMPAGES 总页数总页数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5诗歌鉴赏含解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2017年中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 (1)C (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可以根据“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木兰的心愿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0xx年中考甘肃庆阳卷】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B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B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首词,“《如梦令》创作中,一般用叠字或叠句”,“秋雨,秋雨”运用叠词,所以词牌名是“如梦令”。故选:B.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译文: 窸窣飘零的透着微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在词人的归路上。 那晓风吹动,西天残月,某一个地方,同是弯弯的新月和初秋的寒风,牵挂的人,你还好吗? 秋雨被西风吹散,就像我的一半心思,也被西风吹走了,也随远方的人儿。 3.【20xx年中考湖北省鄂州卷】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 过 零 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分) 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分。修辞1分,赏析1分) 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3分。抒情方法1.5分,内容分析1.5分)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的浓厚感情,喷然勃发,荡气回肠,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20xx年中考湖北省咸宁卷】阅读杜甫《望岳》,完成1~2小题。(6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