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含试运转报告).docVIP

矿井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含试运转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矿井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 (含试运转报告) ****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井 二0**年*月 目 录 TOC \o 1-2 \h \z \u 第一篇 安全设施单项竣工验收报告 1 S1 矿井概况 1 S2 矿井开拓现状 4 S3矿井建设三类工程完成情况 8 S4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安全设施建设装备 12 S5安全培训及矿山救护体系 19 S6矿井试生产工作面 26 S7矿井试生产劳动组织及人员配备 28 S8矿井制度建设 29 S9结论 29 第二篇矿井安全设施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30 S1矿井概况 30 S2矿井安全设施及主要生产系统 34 S3矿井安全设施主要生产系统试运转 37 S4矿井安全设施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 43 第三篇2003-2005年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45 S1前 言 45 S2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情况 45 第一篇 安全设施单项竣工验收报告 S1 矿井概况 S1.1地理概况 本矿隶属于****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乌鲁木齐市达板城区内,北距乌鲁木齐市南130km,东距托克逊县城约120km,行政区划属乌鲁木齐市管辖。地理坐标:东经:87°33′01″;北纬:42°58′58″。 矿区至乌鲁木齐有两条公路,一条为自矿区经103省道(鱼儿沟—乌鲁木齐市)至乌鲁木齐市全长约130km的公路,另一条为自矿区经盐湖公路、314国道至乌鲁木齐市全长约164km的公路。 国铁南疆干线在矿区东部约22km处呈东西向通过,矿区铁路与矿区南部的鱼尔沟车站接轨,长55.5km,已修至红石岭车站,距矿区14km,交通较为方便。 S1.2地质储量 根据《**乌鲁木齐市艾维尔沟煤矿区**矿井田储量核实报告》提供资料,从煤层露头到+1500m水平批准的煤炭资源储量B+C+D级12284万t,其中B+C级11741万t,D级543万t。另外计算出不能利用的河床煤柱压煤量515万t,浅部氧化带煤量681万t,采动影响带煤量182万t。 按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批准的井田内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B):4475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C+D):7809万t。 经计算,井田内资源量332+333(B+C+D)6353.42万t,设计资源/储量332+333(B+C)5899.04万t,可采储量4203.6万t。 S1.3安全煤柱的留设 井田内的安全煤柱主要有河床煤柱、工业场地煤柱、井筒煤柱、井田边界煤柱和大巷煤柱。 河床煤柱地表以河床边界外推15m,以岩层移动角75°计算各煤层煤柱留设范围;工业场地煤柱地表按工业场地外围边界外推15m,以岩层移动角75°计算各煤层煤柱留设范围;井筒和大巷煤柱在巷道一侧各留设20 m煤柱。 井田内在1993年艾维尔沟煤矿劳动服务公司在1~3勘探线之间建了4处小井,对5、6、10号煤层进行过小规模开采,最低开采水平在+1820~1755m,开采垂深81~130m。各小井均开采单个煤层。 S1.4地质特征及构造 本井田位于艾维尔沟矿区的东南翼,井田内出露的地层有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头屯河组,总厚度2441m。西北角与中上三叠统地层不整合接触,南部与石炭系地层呈断层接触,其上为第四系覆盖。 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井田内岩层和煤层倾角一般9°~25°,除个别露头及受断层破坏影响处的岩层和煤层倾角局部变化稍大外,井田中部岩层和煤层倾角较东西两端平缓,深部倾角逐步变陡。 井田内走向逆断层较发育,对煤层造成较大切割破坏的主要为F3、F4、F5组断层。 S1.5煤层与煤质 气煤井田内煤层主要集中赋存在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地层内,共含可采煤层12层,自上而下依次编号为1-1、1-2、2-1、2-2、3、4、5、6、7、8、9、10号。最大纯煤总厚度75.63m,最小纯煤总厚度1.03m,平均32.20m。 井田内共含四个煤种:肥煤、气肥煤、气煤、**矿。肥煤是井田内的主要煤种。 煤均呈黑色,条痕棕黑色,玻璃光泽至强玻璃光泽,容重1.31-1.42,硬度2-3级。肥煤、**矿内生节理较发育,呈条带状构造。宏观煤岩类型以光亮型、半光亮型为主,半暗型、暗淡型较少。 井田内各煤层的水份(Mad)3.06%~5.62%,平均为3.95%;灰份(Ad)7.82%~15.47%,平均为11.42%;挥发份(Vdaf)30.9%~44.47%,平均为39.87%;发热量(Qb.d)26.22~29.19MJ/㎏,平均为28.24 MJ/㎏;全硫(St.ad)在0.65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