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 ?岛国。人多,地少, 资源贫乏。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 国力日强 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在什么矛盾? ?改革不彻底 封建残余浓厚 ?国内市场狭 小 资源少 生产发展 受到阻碍 广大工人、农民生活极端贫困,阶级矛盾尖锐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日 本 支持 支持 支持 不干涉 1、日本的扩张政策—根本原因 2、西方列强的支持—有利条件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 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要务,为实行此 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东学党 起 义 1、日本的扩张政策—根本原因 2、西方列强的支持—有利条件 3、朝鲜东学党起义—提供借口 《礼部右待郎志锐奏倭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请速 决大计折》:“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 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 至今日。夷焰炽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 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1、日本的扩张政策—根本原因 2、西方列强的支持—有利条件 3、朝鲜东学党起义—提供借口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助长夷焰 丰岛 1894.7 牙山 先定守局 再图进取 大东沟 制 海 权 不许出海 迎敌 花园口 旅顺 九连城 主动请求歼敌 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俄国的盟国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干涉 俄国 支持 干涉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干涉 清政府 还 辽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基 隆 台北 新竹 大甲 彰化 澎湖 嘉义 台南 枋寮 一、日本蓄意挑起战争 1.日本的扩张政策—根本原因 2.西方列强的支持—有利条件 3.朝鲜东学党起义—提供借口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软弱可欺-助长夷焰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第一阶段 1894.7-9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 1894.10-1895.4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四、三国干涉还辽 五、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在战争中,除了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外,各地人民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日军进攻旅顺时,让农村教师阎世开带路。阎世开怒斥敌人:“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屈膝人!” 爱国官兵、爱国民众已经做了英勇抵抗,但中国在战争中仍然惨败。为什么? ?外因 日本 制度 先进 且 蓄谋 已久 西方 列强 对 日本 的 支持 ?内因 中国制度落后 且统治者 腐败无能 软弱可欺 此页在实践中应配一段音乐,选取一段比较低沉的片断。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熟悉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总结导入。 关于日本的国情,第二点学生根据课本不难得出;第二点结合地图和学生自己对日本的认识也能看出。 然后设问,分析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在的矛盾,导入大陆政策的制定。 此张幻灯片播完后,老师总结指出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推行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当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还与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很大的联系。列强的支持为其侵华提供了有利条件。 分析五大列强对日本不同程度的支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先由材料指出日本正迫不及待地寻找侵略中国的借口。然后,讲述东学党起义为日本提供了契机。 面对日本蓄意挑起战争的局面,中国驻朝官兵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增援,与日本一战。但当权者李鸿章却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一再贻误战机。 通过对战争爆发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日本蓄意挑起战争、侵略中国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1894年7月,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简要介绍丰岛海战的情况。关于牙山战役,书本上虽作小字处理,但有关李鸿章的妥协政策及后面的平壤战役,也需讲述。 在讲述战争的经过前,先向学生讲清慈禧太后的主和态度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关于平壤战役,除讲清李鸿章、叶志超的罪行之外,特别要对左宝贵的英勇壮举进行讲述。 关于黄海战役,重点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和李鸿章夸大战役败绩、不许出海迎敌,结果丧失了对黄海的制海权。 关于辽东战役,着重讲述大多数清军将领的无能和日本的野蛮暴行。关于威海战役,再次对李鸿章避战的罪行给予分析。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