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丹河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寿光市丹河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1、本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本表一式四份,一律打印填写。 2、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 3、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4、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5、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7、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8、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意见,无主管部门的项目,可不填。 9、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PAGE 1 38 - - - 34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寿光市丹河防洪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 寿光市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局 法人代表 胡志敏 联系人 郝星光 通讯地址 寿光市商务小区5号楼B座 联系电话传真 5234304 邮政编码 262700 建设地点 丹河寿昌边界至入弥河口段(含丹河分洪道)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N7610防洪除涝设施管理 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 528000 总投资 (万元) 95254.79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2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34% 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20年12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简介 (一)建设单位概况 寿光市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局经寿光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寿光市水利局成立。工程建设局为项目法人,负责防洪治理工程的招标、建设、质量、资金管理和安全生产等工作。胡志敏同志任工程建设局法定代表人,孙光庆为技术负责人。项目验收通过后,寿光市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局自动撤销。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201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第三项第七条中指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第四项“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第十三条“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指出: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寿光市人民政府2012年6月编制完成了《山东省寿光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寿光市水网构建“一二三四五六”总体思路,即实现一个目标、遵循二个理念、建立“三网融合”、构建四大体系、实现五大突破、加强六大能力。 一个目标:实现收官是水利现代化; 二个理念:遵循以人为本(民生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水利)的理念; 三网融合:实现水资源调配网、防洪(潮)减灾网、水生态网“三网融合”,构建现代水网; 五大突破:在水资源调配、防灾减灾、农田水利、水生态、水利管理及信息化水平等五个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六大能力:加强水利发展的六个能力,一是防洪减灾的能力,二是加强水资源优化调配的能力,三是加强生态水利建设能力,四是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五是加强水里改革发展创新能力,六是加强水利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的能力。 近年来,寿光市对境内丹河进行了不同程度治理,本次工程治理段为寿昌边界入弥河口(含丹河分洪道)已有工程排涝标准较低,不能满足丹河流域排涝需求。目前丹河存在的问题如下: 1、丹河两岸村庄众多,河道行洪滩地多数已变为林地菜地,加大了糙率。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2、丹河干流左岸自丹河分洪道至入弥河口,右岸自大九路至入弥河口,以及丹河分洪道,现状均无堤防。 3、水利建筑物缺少管理维护,受人为损坏严重。部分生产桥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两岸村民通行安全。 综上所述,本次丹河治理工程是提高流域整体防洪、排涝能力的根本,是改善水环境,打造人水和谐的水生态布局的前提。为使丹河治理标准内洪水、涝水安全下泄,保证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提高沿岸居民生活品质,对丹河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丹河寿昌边界至入弥河口段(含丹河分洪道)治理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