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9个层次,你在第几层 最底端只知好恶.docVIP

认知的9个层次,你在第几层 最底端只知好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知的9个层次,你在第几层? 最底端只知好恶 认知的贫富差距 01 有个学子,准备出国。父母请来清华的教授宁向东。 请问教授:去哪个国家?读哪所名校?什么专业含金量最高? 万万没想到,宁教授说:出国吗,千万别把上课当回事儿! 重要的是旅行,与人接触、交谈,到处去看看。 宁教授说,听了他的话,可怜的孩子当时就崩溃了,完全不知所措。 ——宁教授不知道,不同认知层次的人,会有交流困难的。 02 有个很出名的故事,说有位妈妈,带着未成年的女儿逛街。 逛街回来,女儿画了幅《陪麻麻逛街》。 妈妈拿过女儿的画,瞪眼一看,顿时懵了。 女儿的画上,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诱人的包包。 只有一根又一根的,奇怪的柱子。 ……女儿画的是什么? 妈妈端详半晌,才突然醒过神来——女儿画的,是一条条人腿。 原来,女儿年幼,个头特矮,被母亲牵着手,走在街上,根本看不到成年人看到的商厦车流。她看到的只是无数条成年人的大腿,摆来动去的遮住视线。 ——认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03 我小时候,曾在很穷的乡下生活。 每年,村子里都要分红薯,把红薯归拢成一堆堆,看似差不多,但又好像有区别。所以为公平起见,全村人抓阄,抓到哪堆算哪堆。 有个村民抓到了6号。 另一个村民,也抓到了6号。 ……咋弄出两个6号涅? 其实这两个村民,一个是6号,另一个是9号——问题是,6号堆明显大于9号,所以两个村民都说自己是6号,寸步不让。 争执,吵闹,动手撕打,闹到村支书面前。 村支书过去看看,发现9号红薯堆明显小于6号堆,果断从自家的红薯堆里,拿出两只放进9号堆,终于平息了纷争。 然后村支书冷笑说:这俩夯货,也就是一只红薯的出息了。 后期果然,大学毕业后我重返乡村,看那两户争执红薯的人家,一户门楣破败,一贫如洗。另一户家徒四壁,空无所有。 04 人类的认知,好似一个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态势排布。 越往下,所见越少,机会越少,越是感受到社会不公,愤怒无比。 越往上,所见越多,机会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 下愚莫揣上智,泥陷于认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层认知的风景,根本听不懂认知更豁达的人在说些什么。所以清华大学的宁向东教授,教导那要出国的孩子别拿上课当回事,那孩子就懵圈了。 05 我们可以把认知漏斗做个解析,大概分为九个层级: 最底端,只知好恶。 这是婴儿时态的人类,饿了就吃,不分场合。撑了就拉,不分地点。这也是极端情绪化的一族,认知不足的困扰,让他们总是陷入到窘态,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比如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个大风厂职工王文革,他是个受害者,股权被贪官和奸商合伙弄走了,因此而陷入狂怒,拿刀架在老干部陈岩石的脖子上,结果,王文革同志和贪官们一起入狱。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一生也走不出自己的情绪,所谓维权,多不过是孤注一掷的情绪渲泄。 第二层级,默守成规。 宁向东教授引导的孩子,就是处于这个认知层级上——这孩子根本就不明白,书本上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见识与认知。之所以爹妈送你出国,不是让你读书,而是让你成人!是让你认识普遍的人性,普遍的社会规律,并于不同社会的差异性中获得更具价值性的认知。 第三层级,认识到规矩的局限性。 最守规矩的孩子,也是学校里最省心、懂事、听话的孩子。但这类孩子进入社会,多半会遭遇挫折失败。因为这类孩子只是因为恐惧而不敢乱说乱动,等到你知道许多所谓的规矩,不过是成年社会出于省心而承袭的惯性,才能从恐惧中走出来。 ——从这里,有条隐秘的贫富分界线。过于情绪化的人,默守陈规的人,满心恐惧的人,都会感受到极大的生存压力,必须继续上行,才能突破。 06 第四层级,明是非,知大体。 学习规矩,乖巧听话,这是对幼儿的要求。到了少年时代,孩子们的行动能力提升,就要明是非,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话不能说,就是遵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哪怕这个价值观完全不对路子,但却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唯一体系。所以这是个血性方刚,努力向世界证明自我的过程,但如果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就无法突破自我。 第五层级,认识到是非的局限性。 这个阶段的人,知道了人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有些看似牢不可破的金科玉律,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得落伍淘汰。这时候的人开始思考,开始行动,开始接受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从此不再固执,不再执拗,知道了每个人眼里的世界不同,知道每个人的认知与价值体系完全不同,从此变得温和起来,不发脾气不闹情绪,生存处境开始改变。 第六层级,认识到现实资源的有限性。 什么叫现实资源的有限性?就好比我小时,在乡村里分红薯,红薯的数量有限,你多拿走一个,我这边就少了一个。无论这些红薯怎么分配,都是绝对的不公平——按人口分,家里壮劳力多的人不干。按劳动贡献来分,贫弱之家就有可能被饿到。人类社会的一切愤怒、冲突、怨气与对抗,都来源于资源的匮乏。现代社会最匮乏的是注意力资源,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